過去一週,全球金融市場顯著震盪,連帶讓我們長期信任的資產——美國公債,也出現了罕見的波動。看了幾則令人擔憂的新聞之後,我加上了自己觀察債市的心得,整理給大家參考,文章有點長,但很輕鬆閱讀,我相信對債券投資人會很有幫助。
根據 Bloomberg報導,美債近期的表現甚至出現與風險資產(如股票、加密貨幣)同步下跌的狀況,這打破了過去「股跌債漲」的避險規律,市場開始質疑:美債是否仍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
這次市場動盪的主要原因:
1.川普政府推出強硬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摩擦,政策不確定性上升。
2.通膨疑慮升溫,讓聯準會降息的決策陷入兩難。
3.美債海外投資人可能拋售美債,例如日本, 中國等。(但這部分只是猜測 並沒證據 也沒有數據)
4.避險基金的技術性交易(如基差交易、利率交換)大幅拆槓桿,加劇市場拋售美債
10年期美債殖利率表現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市場正在傳遞一個訊號:「投資人對美債的信任,已不再無條件。」美債真的不安全嗎?我們該如何看待美國公債?我想補充一個核心觀念:美債的角色,不只是避險工具,更是整個金融系統的定錨。它具備以下地位與功能:
1.全球唯一的「無風險資產」,是所有金融資產(股票、公司債、房貸利率等)定價的基準。
2.發行量最大(遠勝過德國,英國), 流動性最佳的資產,日交易量高達6-7兆美元。
3.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美債是央行與機構的主要儲備工具。
因此,市場對美債的質疑是對美國財政與政策的一記警鐘,但我們不應誤解為「美債即將崩解」。它的償債能力仍是良好的狀態,只是過去那「美債絕對安全」的信任正被重新定價。
當大家談到「美債是安全的」時,我們藉此重新檢視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首先,安全並不代表價格不會波動。尤其在近期高通膨與美元貶值的不確定環境下,美債的價格波動明顯擴大。第二,美債雖然是相對安全的資產,但並不是完全無風險。
00679B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00687B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00697B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投資美債的3個風險考慮
美債的風險來自三個層面:
信用風險
目前美國政府償債能力仍良好,信用基礎穩固。
利率風險
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跌,且天期越長,價格波動越劇烈。
匯率風險
台灣投資人若以新台幣換美元投資,還需面對匯率變化帶來的淨值起伏。
總結來說,美債仍具防禦性,但不是絕對穩定;理解商品的本質與風險,讓投資更成熟穩健。
▲相對來說,美債仍是比小,適合穩健配置的資產。
已經買了美債怎麼辦?
假設你已經投資了美債,現在應該怎麼做?首先,請記住:短期內的波動是難免的,但拉長時間來看,債券仍是一個比股票波動小、適合穩健配置的資產。具體來說,我會建議:
1.別急著殺低或出清核心部位
若資金無急用,我會繼續持有,等待市場短期衝擊結束。
2.控制利率風險
若擔心波動過大,可適度調整至短天期(如1–3年)ETF或直投債,以降低利率敏感度。 但短天期債券ETF,近期會因為美金匯率波動劇烈,價格也會有波動。
3.不要全押單一資產類別
可考慮搭配部分高評級公司債、全球債券、作為輔助配置若殖利率升高帶來投資的誘因,可考慮分批加碼核心債部位(例如20年以下美債ETF)。以上只是建議,投資人還是需要依照自己風險承受度來調整投資部位。
美債仍是相對安全的資產
美債價格短期可能持續動盪,但仍是相對安全的資產。 但經過這樣動盪的一週,請大家檢視這樣的報酬是否值得你承擔這樣的價格風險。 或者,藉由這樣的動盪,你是否學到更多債券投資的經驗,讓你可以持續穩健投資(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能對市場動盪視而不見,但我們也知道:投資不是一天的賽跑,而是一場漫長的旅程。這次對美債的質疑,是對美國政策與財政的提醒,也是我們資產配置再思考的契機。我也會持續密切追蹤、分析債市狀況。(因為美債也是我非常重要的投資)
延伸閱讀:散戶注定韭菜命?股災給我的3個啟示!別大買債券對沖、網紅的嘴騙人的鬼...最後一點尤其重要
作者簡介_辣媽Shania(郭雅芸)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系大學部與碩士班,主修財務工程。
曾任元大證券副理、荷蘭銀行協理、蘇格蘭皇家銀行協理與澳盛銀行董事,於金融機構服務近14年。業務涵蓋公司債發行、利率衍生性商品與結構型債券訂價、金融資產證券化、台幣外幣債券、外匯選擇權,其中更專精於固定收益商品的研發與銷售(各類債券相關)。
於2014年為了實現明星夢,而離開金融業。用心耕耘自媒體領域,現經營粉專辣媽Shania、辣媽聊財經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