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緩徵90天,美台股市接力開趴,資深分析師指出,由於川普政策反覆,沒人知道到緩徵期限7月10日後,又會出什麼招,認為包含企業出貨潮、民眾囤貨潮、物流搶運潮等「3大潮」,將在3個月內激情演出,加上適逢台股迎來除息行情,預期「大排長榮」盛況再現,除長榮、華航等5檔海空運股有看頭,鴻海、廣達、英業達等5家AI伺服器組裝廠,也可望率先受惠。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昨(11)日在《蔡總選黑馬 蔡明彰》頻道表示,儘管美國3月核心CPI創下4年新低,但10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至4.46%,美元指數跌到100點關卡,周四罕見出現「股匯債三殺」的慘烈景象。
雖然川普對等關稅因此緊急喊卡90天,但市場仍不確定,7月10日之後,是否會出現更強硬措施,投資人仍處於戒備狀態,因此在90天的寬限期間,全球經濟將迎來企業出貨潮、民眾囤貨潮,以及物流搶運潮等3大潮。
其中,美國民眾的囤貨熱潮,雖然無法直接反映在台股,但拜企業出貨潮之賜,卻可能帶動台灣AI伺服器組裝廠強勢回歸。
以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逾1100美元觀察,其中高達514億美元、相當46%都是AI伺服器與零組件,因此帶動11日台股AI鏈大漲,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緯穎等指標股大復活,股價齊噴。
蔡明彰也提醒,在台股AI鏈之中,首波以組裝廠最為受惠,CPO矽光子則是不能亂搶,因為CPO技術預計要到2026年,才會進入實用階段,難在眼前的90天內發酵。
此外,貨櫃3雄連飆2根漲停板,有機會複製2021年疫情期間榮景,當時因為需求大增,長榮旗下的長賜輪在巴拿馬運河擱淺,大排長榮引發全球矚目,產業的代表意義,在於貨櫃輪供給減少,但需求很強,也推升長榮股價從30元飆升至233元,漲了7倍之多。
除航海王有望重出江湖,從關稅的最大輸家變成最大贏家,華航與長榮航等航空雙雄,昨日也出現漲停訊號,加上上市櫃公司除息行情發酵,航運股挾帶高殖利率題材,後市可期。
蔡明彰分析,美國民眾囤貨需求大增,加上對中關稅高達145%,將導致中國供應貨櫃輪減少,改道馬來西亞、台日韓等亞洲國家轉運,貨櫃輪與空運需求勢必同步激增,貨櫃3雄與航空雙雄可望率先受惠。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本文授權自旺得富,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