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國瑞、裕隆、福特六和…國產車廠全站出來:零關稅將讓台灣汽車成犧牲品!車輛公會示警「30萬人恐失業」

國瑞、裕隆、福特六和…國產車廠全站出來:零關稅將讓台灣汽車成犧牲品!車輛公會示警「30萬人恐失業」

黃靖文

傳產

shutterstock

2025-04-10 17:56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世界各國急著赴美談判,遭加徵32%高額關稅的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談判小組。

只是,總統賴清德拋出,希望能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台美零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令不少汽車、農業、保健藥品等產業心慌。

車輛公會緊急發出聲明喊話,別讓汽車產業淪為關稅戰的犧牲品。車輛公會警告,倘若貿然調降關稅,「恐怕會立刻面臨2,500家工廠關廠、30萬人口失業的嚴重威脅。」

美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令全球各國焦頭爛額,急著派出談判小組與美國交涉。
 

總統賴清德也指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談判小組,並透過影片強調,台灣並沒有打算採取關稅報復,並希望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零關稅開始談起,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加強台美合作。


只是,這項「零關稅」談判宣言,卻引起國內部分產業恐慌,其中,又以農產品、汽車、保健藥品等幾項產業首當其衝。


美方控台灣「技術性限制」美國產品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之「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直接點名台灣對美規車設有數量限制標準,此外,也對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美牛產品檢驗措施。

 

美方認為,上述做法構成「技術性與檢疫性貿易障礙」,可能影響美國農業與汽車產業對台出口。


車輛公會提4點 警告政府勿自毀長城


車輛公會緊急召開會議,邀集國瑞、中華、裕隆、裕隆日產、台灣本田、 福特六和、三陽工業等車廠,共商未來對策。車輛公會說明,各大車廠均憂心「台灣汽車淪為關稅戰的犧牲品」,呼籲政府審視汽車產業的貢獻。


車輛公會點出,倘若貿然調降關稅,恐怕導致產業鏈瓦解,並立刻面臨2,500家工廠關廠、30萬人失業的慘況。


1、貿易逆差才是焦點 汽車僅占出口不到2%
 

車輛公會指出,美國對等關稅以貿易逆差為衡量點,台灣對美國出口產品中,汽車及零組件佔比不到2%。


相較之下,汽車產業背後代表2500家工廠、30萬勞工就業,若無相關配套,斷然以汽車業為犠牲品,得失不成比例。


2、供應鏈恐瓦解


車輛公會點出,每輛汽車由數千上萬個精密零件構成,整車與零件廠是相依相存的命運共同體。整車廠無法營運,勢必會引爆供應鏈全面瓦解,導致30萬名勞工的生計受威脅。


3、電動車、智慧移動起飛中 別自毀長城


車輛公會點出,台灣近年在電動車、AI、半導體整合,有實力參與全球電動車與智慧移動的賽局,譬如電動車三電及智慧座艙系統,都仰賴國產車平台作為開發場域。


車輛公會呼籲,整車產業鏈與生態系養成不易,千萬別自毀長城。


4、汽車是工業之母 軍工後盾

 

汽車整車領域橫跨鋼鐵、橡膠、塑膠、機械、電子等,更是安定國家軍工裝備體系的幕後力量,不能被放棄。


車輛公會說明,目前汽車產業相關股價已連3日慘綠,足見投資人與產業界的恐慌。因此,車輛公會強調,調降整車進口關稅,恐拖垮供應鏈、摧毀產業信心、迫使投資撤離,最終削弱台灣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話 語權與競爭力。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台灣汽車、保健品關稅一定要降!」施俊吉:別再提採購美國軍火石油...這不是川普要的
「台灣汽車、保健品關稅一定要降!」施俊吉:別再提採購美國軍火石油...這不是川普要的

2025-04-09

川普加徵25%汽車關稅,全球供應鏈瘋了!台灣整車廠不會最慘…它們年銷美國千億「恐才是大苦主」
川普加徵25%汽車關稅,全球供應鏈瘋了!台灣整車廠不會最慘…它們年銷美國千億「恐才是大苦主」

2025-03-28

台股跌到半年來新低,為何卓榮泰說是台灣站上高峰的契機…川普汽車關稅衝擊台廠?他喊話能自立自強!
台股跌到半年來新低,為何卓榮泰說是台灣站上高峰的契機…川普汽車關稅衝擊台廠?他喊話能自立自強!

2025-03-28

川普汽車關稅「損敵傷己」!美股連2黑,台積電ADR殺3%破底⋯分析師:「它」或成最大贏家
川普汽車關稅「損敵傷己」!美股連2黑,台積電ADR殺3%破底⋯分析師:「它」或成最大贏家

2025-03-28

170萬股民注意!00878配息恐降到0.35元,殖利率只剩6%多...未來4年會更慘?達人曝:別輕易下車的理由
170萬股民注意!00878配息恐降到0.35元,殖利率只剩6%多...未來4年會更慘?達人曝:別輕易下車的理由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