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勝間和代是經濟評論家,她認為,股市下跌時,正是投資「播種」機會。因為股價持續上漲,幾乎不下跌,導致能購買的股數較少。相較之下,全球股票時而大幅上漲,時而大幅下跌,因此能累積更多持股。
股市下跌時,正是開始定期定額中長期投資的最佳時機。儘管最初的半年或1年會持續虧損,但是在下跌時開始投資,才能為將來的龐大獲利鋪路。
股市下跌時,千萬不要打開證券帳戶。即使知道未來會轉虧為盈,看到賬面上的虧損還是會讓人心情很差。因此當股市下跌時,乾脆忘掉自己有投資還比較好。
運用平均成本法中長期投資的要訣,是依靠時間的力量。
通常投資開始第5年後收益才會穩定成長;1年和第2年可能會出現虧損,讓人心裡七上八下,但絕對不要因此中止投資或賣掉。
股市下跌就賣最虧 股價緩緩上升反而賺不到錢
股市全面下跌時也一樣,請心平氣和地繼續定期投資。運用平均成本法投資的過程,最虧的就是在股市下跌時停止投資或賣出。
我要幫大家釐清一件事實:股價持續緩緩上升的情況下,其實賺不到多少錢。我明白投資人看到股價波動會擔心本金虧損,但平均成本法在股價波動大時,反而能創造更多收益。
想像一下日經平均指數的走勢。2007年大約為1萬8000日圓(約合新台幣3866元),後來暴跌至7000日圓(約合新台幣1503元)左右,又慢慢回升突破1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148元),再因「安倍經濟學」的政策漲破2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296元)。
此後,股市依然漲漲跌跌,截至2023年2月,日經平均指數約為2萬7000日圓(約合新台幣5800元)。
即使股價波動 也要定期定額投資
平均成本法的核心觀念,就是別管股價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投資。
假設每月投資2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296元),那麼當股價為1萬8000日圓(約合新台幣3866元)時可以購買約1.1股,而當股價為7000日圓(約合新台幣1503元)時,則可買到約3股,總計持股約4.1股。
然而,若是每月固定購買1股,無論股價是1萬8000日圓(約合新台幣3866元)還是7000日圓(約合新台幣1503元)都只買1股,那麼合計起來也就2股,只有每月固定投資2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296元)的一半。
這就是為什麼定期定額投資更能獲利的原因。股價高時買得少,股價低時買得多,長久下來總額自然會增加。
我除了投資全球股票指數基金,也投資了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比起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的股價正持續走高,給人一種可以將口袋賺飽飽的感覺,但其實後者賺的只有前者的1.3倍左右。
這是因為股價持續上漲,幾乎不下跌,導致能購買的股數較少。相較之下,全球股票時而大幅上漲,時而大幅下跌,因此能累積更多持股。
▲即使股價波動,也要繼續定期定額投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股市下跌別慌 正是中長期投資的最佳時機
近年來,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股市大幅波動。雖然我們都只能祈求這兩件大事平息,但對於運用平均成本法的中長期投資人來說,波動幅度加大反而是增加持股的好機會。
因此,即使有重大事件造成股價波動,也請繼續定期定額投資,3∼5年後必定開花結果。
更進一步來說,股市下跌時,正是開始定期定額中長期投資的最佳時機。儘管最初的半年或1年會持續虧損,但是在下跌時開始投資,才能為將來的龐大獲利鋪路。換句話說,股市下跌時就是「播種的時期」。
這麼一想,定期定額的中長期投資可謂農業式投資法,而當日沖銷這類短期買賣更像狩獵。
股市下跌千萬不要看證券戶 先忘掉有投資
股市下跌時,千萬不要打開證券帳戶。即使知道未來會轉虧為盈,看到賬面上的虧損還是會讓人心情很差。
因此當股市下跌時,乾脆忘掉自己有投資還比較好。長期投資甚至即使股價波動,也要持續定期定額投資。
還有句箴言:「買完就忘」(Buy and Forget),所以最好只在股市上漲時打開帳戶。股市上漲時,看了心情也會變好,每天看也不成問題。
正因為你在股市下跌時播下了種子,股市上漲時才能收穫利益。
記住,股市下跌正是投資的好機會。
作者簡介_勝間和代
經濟評論家。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暨分析董事。
1968年出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金融MBA、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畢業。曾任職於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en)、麥肯錫、摩根大通等公司,後來獨立創業。
她針對少子化問題、年輕人雇用問題、工作生活平衡、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個人生產力等諸多議題皆有發表言論。
近年來,她基於經濟與效率化的見解、實際經驗與研究而推出的家電以及各種家事建議大受歡迎。
本文摘自楓書坊《活出精采自由人生!長壽時代下的100條致勝法則》
※ 本文僅個人投資心得筆記,不構成任何形式之建議及推薦或招攬邀約,請獨立思考進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