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憑藉靈活性與決策能力,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金融市場的投資新焦點。
一、人工智慧驅動的人形機器人投資新機遇
過往提到機器人3個字,腦中浮現的或許是笨重、大型機具的傳統印象,這是因為早期在製造業的機器人領域,主要是以粗重、危險甚至骯髒的工作應用,
但是目前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已經轉往人形機器人的道路前進。
相比之下,人形機器人更注重靈活性、機動性和決策能力,未來可能逐漸走入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人形機器人在金融市場中的投資重要性日益凸顯,
根據高盛集團公司2024年的報告,預計市場規模將在未來10年內達到380億美元,在製造業、倉儲物流、醫療照護等多個領域深具潛力。
另外,工研院也在2025年1月份刊登「多模態AI結合具身智慧發展趨勢」的報告,其中也有提到人形機器人會先由製造業落地,
例如特斯拉(TESLA)運用多模態AI視覺學習資料庫,在自家電動車車廠測試Optimus人形機器人進行電池分裝,
所有操作都在自行開發的車用全自動駕駛FSD晶片上即時運行,整合攝影機、手部觸覺和力感測器等多模態感知資料,Optimus可將電池單體精確地分類並插入托盤,以及自己修正錯誤。
義大利羅馬醫院與研究機構 Fondazione Santa Lucia IRCCS也評估使用 Oversonic公司開發的神經復健人形機器人RoBee,可解釋環境、人類情緒和反應並相應執行任務,協助患者和醫護人員進行神經復健、溝通和認知評估。
此類人形機器人在醫用人機互動領域和新型社交機器人具有發展潛力。
二、人形機器人投資趨勢與美股ETF解析
未來如果投資朋友想要追蹤機器人產業進展,美股市場上有多檔專注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領域的ETF,
例如BOTZ是一檔專注於全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ETF,涵蓋醫療、工業自動化、自駕車等多個應用領域,費用比率為0.68%,資產管理規模約2,697百萬美元,是該領域中規模較大的ETF之一。
相比之下,其餘3檔ETF無論是資產規模、市場交易流動性明顯下滑,例如ROBT的5日均量約為6萬股,是這四檔ETF中流動性最低的,投資朋友務必要把這個關鍵因素考量在內。
人形機器人解決勞力問題 處理危險性、重複性工作
總結來說,人形機器人成為解決老齡化社會的重要工具,也能在工廠中處理重複性或危險性的工作,從而提升生產效率並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
我們的專欄一直以來都是提供量化數據,客觀評論市場動態發展,美股目前因為政策不確定性導致觀望,美國關稅政策的實施對象以及貿易對象國報復性關稅的走向,都是2025年第2季度非常值得注意的關鍵。
(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買賣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