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政策,主要針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並且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及鋁課徵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然而過程中,川普針對包括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內的盟友,都給予了豁免的措施。統計二○一八年三月,當川普開啟對中貿易戰之後,中國上證指數在四個月內暴跌十六%,標普五○○指數則逆勢上漲一○%。
如今在新任期的一開始,川普便先是不分敵友地對美國貿易進口額前三高國家——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展開貿易戰,上述三國總計占美國進口額高達四三%。由此來看,川普此次貿易戰的目的更像是要逼迫更多的投資回流美國,而非單純地打壓中國。相較於第一任期,此次的關稅政策範圍與力度更大,並且豁免更少。
川普發動全球貿易戰至今,股市波動明顯增大,並對經濟產生不確定性。統計美股標普五○○指數已從今年高點下跌八.二%、那斯達克指數則下跌十一.五%,正式進入技術性的股市修正,反之歐洲指數今年以來上漲十一%、上證指數則上漲二.三%,表現皆明顯優於美股。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一九九○年~,臺北大學經濟學系)、黃奕穎(一九八七年~,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所)、邱政緯(一九八八年~,台灣大學化學工程所) 、陳宏富(一九九二年~,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所)共同撰述,試圖探討貿易赤字與資金流動的關係,並對照如今的經濟情況,期能提供讀者多一層參考,解讀全球多變局勢。
一、貿易赤字與資金流動
美國長期存在貿易赤字,即進口大於出口。一九九○年代美國年均貿易赤字維持在約八百億美元水準,到了二○一○年急遽上升到五○○○億美元,二四年的貿易赤字則為九一八○億美元,但龐大的貿易赤字並不阻礙美國整體的經濟繁榮,因為貿易逆差而流出的美元,多數以外匯存底的形式停留在工業生產大國的央行,並再度回流到美國本土買入公債和股票。
觀察美國債券市場,雖然貿易赤字自九○年代至今已擴大近十倍,持有美國聯邦債務的國際資金從九○年的四八七○億美元,大幅成長至二四年的八.五兆美元。此外,美國資本市場自九○年代占全球資本市場近四○%的份額,如今已大幅擴展到六六%,成為全球最大且最繁榮的市場。
上述數據顯示每年因貿易逆差從美國流出的資金,大多數都流回美國市場,並且投資美國國債和股市,促進美國資本市場長期的繁榮。川普開啟貿易戰的意圖雖是要逼迫資金回流美國,然而產生的降低貿易逆差和經濟放緩的結果,卻可能產生反效果,使得國際資金流出美國。
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連動美國景氣
觀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今年年初最高在四.八%,如今已經下跌至四.三%。一般狀況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反映的是通貨膨脹,二二年當美國通膨開始增溫,而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年初的一.五%大幅上升至年底的三.七五%。然而如今在川普啟動關稅戰之後,雖然多數經濟學家預期會帶升通膨,實際上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大幅下滑,主要便是反映未來可能的經濟下修風險;當經濟疲弱,對於通膨下降的影響將會更直接。
貿易戰對於美國經濟的影響,在第一季已可明顯觀察到,這也是美股相對於歐洲、中國股市較為弱勢的主因。其中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GDPNow模型,在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仍預期第一季美國GDP將增長二.三%,最新的預測(三月六日)則顯示美國GDP第一季將衰退二.四%。
最大的影響因子,便是市場對關稅戰的擔憂所導致的美國貿易數據變動。其中美國進口總額對GDP的貢獻度從原先的○.二%大幅暴跌至負二.六%。然而若細看GDPNow的數據,衰退的預估並非僅來自進口數據的暴增,還包括房地產投資、政府支出和消費者支出的整體下修。
如今美國股市已經明確反映第一季可能到來的經濟放緩,從川普的政策方向看,關稅將會是其達到財政和貿易平衡的主要手段。展望未來,川普發起的關稅戰雖為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但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對政策變化的初期反應往往較為劇烈,後續隨企業調整與政策明朗化,波動將趨於穩定。投資人若能保持理性,審慎規畫資產配置,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市場中,仍可找到穩健增值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