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社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今周刊》獨家取得其周刊《每經ECONOMY》授權,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國際化的新聞視野。
營造機械、石化能源、汽車家電等產業將迎來復甦契機,連虧三年的樂天化學、被中國品牌取代的現代汽車,都期待藉此重返市場、扭轉頹勢。然而,從停戰到實際重建,仍有諸多變數。
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和平談判加速推進,韓國企業的期待日益高漲。一旦實現和平,預期營造業、營造機械業等主要產業將可加入重建工作,直接受惠;石化、能源、汽車、家電等產業,也有望間接受惠。
營造與機械——
戰後復甦動力強 建設潛力足
隨著美、俄、烏三國的和平談判正式展開,期待加入烏克蘭重建隊伍的韓國企業也正加緊應對。
對於去年經歷經濟低迷的韓國營造業而言,烏克蘭重建計畫有望成為新的商機。韓國營造業早在和平談判加速前,就已透過韓國政府二○二三年九月派出的重建合作團打探當地市場,為投入重建計畫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