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小心TiKToK大浩劫

小心TiKToK大浩劫

川普上任第一天就推遲TikTok禁令,前白宮經濟顧問示警,這項應用程式的影響力,遠不止是傳遞青少年流行文化,美國政府需謹慎看待中國發動的資訊戰。

以往當美國總統、國會和最高法院同時處於一片慌亂時,討論的話題往往是全球經濟崩潰或至少是所得稅;但如今人們關注的,則是那些貓咪跳舞的短影片。

 

川普在重返白宮當天,就對法院和國會發動了攻擊,簽署了一項推遲查禁TikTok的行政命令,也贏得了這家中資企業的叫好。TikTok上的內容創作者們也鬆了一口氣,因為有許多評論者警告,禁令(或被迫出售給美國公司)將使他們一蹶不振;我則稱之為 「TikTok大浩劫」 (TikTokalypse)。

 

但這種擔心,其實來自於對該手機應用程式的安全風險,以及創作者和網路平台應變能力的誤解。包括美國的一.七億用戶在內,全球TikTok使用者每天平均在該應用程式上逗留九十分鐘,比美國人花在吃喝上的時間還長,也因此讓中國獲得了一個史達林和布魯佛(Ernst Blofeld,編按:○○七電影中的大反派)都夢寐以求的監控工具。

 

中國已經在進行有如產業規模的間諜活動。一月十四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宣布,一個由中國政府支持的駭客組織「野馬熊貓」(Mustang Panda)所植入的惡意程式,感染數千台電腦並竊取了機密資料。

 

去年,聯邦調查局披露中國發起了一場堪比電影《終極警探》(Die Hard)的行動:中國特工滲透了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網絡。如果美國政府未能阻止此行動,駭客就能癱瘓從飲用水到天然氣管道及空中交通管制等大量系統。

 

川普第一任期任命的前聯邦調查局局長雷伊(Christopher Wray),在國會發表了一段令人不寒而慄的證詞,他表示:「中國駭客正瞄準美國的基礎設施⋯⋯,一旦中國認為發動攻擊的時機成熟,他們就會對美國的民眾和社區造成嚴重破壞和實質傷害。」

 

中國藉「無硝煙戰爭」爭奪霸權

 

雖然我們很容易對中國的一些鬧劇式間諜活動(如二○二三年的氣球追逐事件)嗤之以鼻,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藉由「無硝煙戰爭」爭奪霸權的意圖非常明顯。有鑒於此,沒有人會認為TikTok帶來的風險是個玩笑。儘管其母公司字節跳動,試圖以承諾將美國用戶數據儲存在美國第三方伺服器上,破除外界的安全顧慮,但外洩的公司內部會議錄音顯示,該應用程式在中國的工程師,曾反覆讀取從定位到瀏覽紀錄的所有數據。

 

當有三九%十八至二十九歲的美國人(包括軍人和公務員)經常從TikTok獲取新聞時,它的意義自然遠不止是青少年跳舞或分享化妝技巧的平台。

 

美國規範外國主要媒體早有先例 

 

TikTok的演算法,讓用戶在搜尋「天安門」、「西藏」和「維吾爾族」等關鍵字時,顯示的反華內容少於其他平台;近期關於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該平台則充斥著大量支持哈馬斯的影片。

 

美國早在一九三四年的《傳播通訊法》(Communications Act),就對外國擁有主要媒體的行為實施合理規範。在更久遠且粗鄙的時代,愛國公民甚至直接嚴厲懲罰外國代理人。

 

考慮到當今的經濟和文化現實,強迫字節跳動將TikTok出售給美國所有者,不會是創作者所擔心的數位世界末日。首先,還有很多其他平台可以讓他們接觸受眾,甚至可以用同樣的短片格式發布內容。例如Instagram的Reels,每月活躍用戶達二十億,YouTube Shorts的每日瀏覽量超過七○○億次。

 

數位創作者們的適應力遠遠超出許多人的想象。當Vine(編按:Twitter提供的短片上傳服務)於二○一七年關閉時,創作者並沒有消失,而是不斷進化並成功遷移到了其他平台。

 

鑒於川普急於促成TikTok交易,字節跳動有望收到來自美國企業的高報價。就算這個價格超過了價值一○一○億美元的Spotify,甚至達到像Netflix和迪士尼這類公司市值的數千億美元規模,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創作者經濟並非構建於單一的中國應用程式上,而是建立在西方發明的iPhone到網路本身。貓咪影片和舞蹈挑戰將找到新的歸宿,就像它們當年從電視上的「美國最有趣家庭影片」節目,轉移到YouTube和TikTok上一樣。

 

我們不是要在創意和安全之間做選擇,而是在天真和謹慎之間做選擇。在這個數據成為了新核子武器的時代,該選哪個,是毋庸置疑的。

 

(編譯:經研室)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www.project-syndicate.org

 

陶德・巴克霍茲(Todd G. Buchholz)

延伸閱讀
對英國經濟衝擊的建言
對英國經濟衝擊的建言

2025-01-22

高技術移民是問題嗎?
高技術移民是問題嗎?

2025-01-15

國際債務改革的迫切性
國際債務改革的迫切性

2025-01-08

2025全球經濟基準情境
2025全球經濟基準情境

2024-12-31

中國社會的消費困境
中國社會的消費困境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