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極冰層融化,開啟全新的商業和海軍競爭之際,川普似乎看上了格陵蘭的戰略位置,同時也覬覦著島上的稀土礦產。
「為了國家安全和全世界的自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美利堅合眾國認為擁有和控制格陵蘭是絕對必要的。」
約莫同時,川普指責巴拿馬對通過運河的美國船隻收取過高費用,並暗示除非情況改變,否則他將撕毀卡特時代簽訂、將運河區完全控制權歸還給巴拿馬的條約。
「巴拿馬收取的費用,簡直是荒謬,」對於巴拿馬決定自二○二五年起調漲通行費,川普發文批評。「這種對我國的『完全敲詐』將立即停止。」
奪控制權 防落入錯誤人手中
他接著對運河可能落入「錯誤的人手中」表示擔心,這指的似乎是運河的第二大使用者中國,儘管中國對巴拿馬運河本身不具控制權。
川普的言論,不出所料,遭到來自格陵蘭及巴拿馬的拒絕。「格陵蘭是我們的,」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艾格德(Mute B. Egede)在聲明中說。「我們永遠是非賣品。我們不會在爭取自由的長期奮鬥中落敗。」
丹麥總理辦公室的回應則較為謹慎,僅聲明「期待與新政府合作」,但對川普的言論不置一詞。
在川普談到巴拿馬運河之後,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在一段影片中表示:「運河及其鄰近地區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巴拿馬的一部分,而且將繼續如此。」他補充說:「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不容妥協。」
提到巴拿馬,川普可能還帶有些私人恩怨。一八年,當川普家族在漫長的法律戰中敗給川普國際飯店股東,巴拿馬警察隨即將川普集團驅逐出境,川普國際飯店至今仍在巴拿馬市營運,但川普的名字已從招牌上移除。
至於,川普對格陵蘭的渴望,在他的第一任期就已展露無遺,當時他的紐約富人朋友、美妝企業雅詩蘭黛二代羅納德.蘭黛(Ronald S. Lauder)也向他提出這個想法。
一九年,川普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突然開始深入研究美國如何完成這樣規模的土地收購;川普本人也不斷向丹麥施壓,但頻頻碰壁。
川普並不是第一位提出購買格陵蘭主張的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統在二次大戰後就曾想過買下格陵蘭,作為冷戰中箝制蘇聯戰略的一環。在美、中、俄為了商業與軍事利益爭奪北極霸權之際,川普大膽提出類似論點。
北極專家也沒將川普對格陵蘭出價當成笑話。
「美國收購阿拉斯加時很瘋狂嗎?美國建造巴拿馬運河時很瘋狂嗎?」前五角大廈官員、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古德曼(Sherri Goodman)問。
古德曼的新書《威脅倍增器:氣候、軍事領導力和全球安全之戰》,有部分內容聚焦於北極,她認為,光是確保中國不會在格陵蘭擁有強大影響力,對美國來說就是重大的利益。
專家籲警惕中國對北極野心
中國對北極的野心確實不斷擴張,一八年制定了興建基礎設施和因應氣候變遷而開發新航道的計畫。
古德曼表示,美國應該繼續防止中國在通往北美洲的航道上建立據點,但也承認格陵蘭人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曾分別於柯林頓及歐巴馬政府國務院任職的戈德溫(David L. Goldwyn)指出,格陵蘭擁有巨大的未開發自然資源,製造電動車、風力發電機和其他清潔能源技術所需的五十種關鍵稀土元素中,格陵蘭至少就擁有四十三種。
「當然,如果格陵蘭選擇開發這些資源,將會成為一個中國以外重要的替代選擇,儘管目前中國在這些礦物的加工能力上具有優勢,」他說。
但戈德溫說,除了丹麥仍掌有格陵蘭主權的問題外,川普可能會發現,格陵蘭的住民對開採和開發資源的興趣不如他那麼大。
「很難強制不願配合的人民開採資源,」他說。「更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與丹麥政府和格陵蘭人民合作,尋找安全和可持續開發這些資源的方法。」
作者簡介
大衛.桑格 ( David E. Sanger)
《紐約時報》記者,主要報導關注美國總統以及國家安全。
麗莎.佛里曼 ( Lisa Friedman)
《紐約時報》記者,主要報導關注氣候變遷政治及政策。
註:全文獲《紐約時報》授權,By David E. Sanger & Lisa Friedman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