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一處旅遊勝地,遇見幾位當地民企經營者,我們這群訪客都是做投資的,當場就開始調研。
民企業者細數這幾年難受的日子、盤點自己多家公司狀況,有家公司是承攬疫情期間的防疫旅館、核酸檢測生意的,至今都沒有收到政府的應收帳款,公司實際上早就該倒閉了。我們納悶,為何不收起來呢?否則不是得繼續賠下去嗎?
民企老闆說,萬萬不可,我要是把公司收了,這錢就真的收不回來了。現在我得把氣憋到政府還錢的時候,看誰的這口氣比較長!
東北省會城市的年輕老師,薪資被拖欠了許多,為何不乾脆辭了?老師說,不行,我得要熬到政府把欠我的工資還回來。
這樣的真實案例隨處可尋,這也很容易推演出,為何中國消費一直無法提振的根本原因之一。
提振消費、化解債務 中國市場轉為「可期待」
有些經濟學者誇誇大談拯救中國經濟藥方是擴大財政支出、加大公共建設,也就是照抄日本在經濟泡沫時代初期的藥方,真是庸醫。
12月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出對於經濟工作政策方向,可以歸納為兩大主軸,「提振消費」以及「化解債務」,讀完整份報告,我對中國市場的看法轉為「可期待」。原因是:抓對病因了!
新的年度,美國迎來新總統,也會推出系列新政策,各國都會受到影響,川普新政,中國所受衝擊預計很大,但中國並沒有亂了陣腳,把重心放在內部需求提振,以及化解龐大的影子銀行。
這一點,體現了北京的財經幕僚專業意見受到重視,而不是主席自己瞎折騰、瞎指揮,所以,我對中國市場看法轉為可期待,看來,中國的方向是「First Things First」(要事第一)。不管川普如何嘴砲,把國內的問題解決先。
關稅問題繞不過去,操之在己的成分也少,中國在2018年以後對美貿易比重已經下降不少,將關稅衝擊計入,預計GDP抵銷0.7%,這一部分,在人民幣貶值下預計會有所化解。財政政策方面,如果還是08年的招數,只會讓債務問題更加惡化,如果是擴大基建、公共投資,就會像日本那樣,更多的蚊子工程。
目前中共鎖定先解決消費、債務兩大問題,目前看來做法比以前要細膩,並不是簡單地打高空。
川普優先解決國內問題 中國消費可望擺脫谷底
疫情之後,2023年中國市場的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2.5%,而2024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降至49.9%,從11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城市地區的下滑明顯,全國年增長3.0%,但北京下降14.1%,上海市下降13.5%,出現大幅負增長。
提振消費的方案還不清晰,在房地產低迷之下,許多學者提出了消費券政策,後續政策,預計對相關投資板塊有正面影響,部分機構資金也在朝消費板塊移動。
債務消弭採取的方法是定向使用,目前已公佈的有12兆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按照「6+4+2」方案,「6+4」在2024-2026年每年新增的化債資金為2.8兆元,其中的2兆元指的是還款期限推遲,大部分會要求地方政府指定優先用於償付公務員、廠商欠款、債息,而不是新增債務,等於是讓地方政府先「續命」。
這就是要解決本文一開始的民企業者、破產城市的老師,還有些地方政府挪用醫保、養老金問題,要跟政府比誰的那口氣長的問題,如果讓這些問題繼續蔓延、惡化,伴隨著升高的失業率、醫保、養老金漏洞擴大引發社會不安,所以優先解決這些問題,順序是對的。
另外,新一輪的政策也推動銀行貸款給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票。本專欄一直提到中國要與美國競爭,與當年日本最大的不同是,日本並沒有在外交上要與美國對抗,而中國則是下大本錢在外交對抗,多線對抗在經濟收縮周期中,非常危險。中國回頭專心在內政問題上,才是對的路線。
大洋彼端,川普新政開了許多支票,看來也是要優先解決美國國內的問題,包括通膨、減稅等,還有加速轉移資本密集產業,明年台積電董事會在美舉行,也是美國將資源吸回本土的一環。
中美兩大國,在新的年度更多地專注國內市場,對投資者來說,投資板塊也會產生一些位移。中國的消費板塊有機會擺脫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