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近年需求火熱的伺服器機櫃,重量動輒上千公斤,原本就不適合長途海運;而完整的AI伺服器機櫃不僅體積與重量更勝一般伺服器,且內含造價昂貴的GPU(圖形處理器)、CPU(中央處理器)及水冷散熱系統,不僅運費高昂,海運途中的震動更可能影響裝機後的效能與妥善率。因此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代工廠都將東南亞生產的零組件運往距離終端客戶較近的生產基地,才做最終組裝與測試,盡可能縮短成品運送距離。
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資料,過去兩年,全球前五大AI伺服器採購業者依序為微軟、谷歌、AWS、Meta與CoreWeave,這五家美國公司合計包辦全球七成伺服器需求,這正是台灣代工廠過去四、五年間蜂擁至墨西哥設廠的主因。
例如,緯穎主要的機櫃產能都在墨西哥,墨西哥廠對營收貢獻度高達七成;金寶為了搶食AI伺服器商機,加緊在墨西哥建立起伺服器機殼(L2)產能;英業達不僅在墨西哥生產伺服器用主機板(L6),最近公告在墨西哥廠增設高壓變電站,增加機櫃測試所需的電力,第四季還將開出機櫃(L10與L11)新產能。
若美國當真對墨西哥產品無差別課徵二五%關稅,法人推估,上述幾家AI伺服器指標性大廠都將受衝擊,鴻海、緯創等也難置身事外;這些業者雖可將墨西哥產能轉移至馬來西亞、台灣、泰國廠區短暫地「擋一陣子」,但若要長期服務美國客戶,轉赴美國生產,看來將是唯一選項。

實現川普要的「美國製造」沒那麼難
難的是客戶能否接受成本暴增
對台廠來說,實現「美國製造」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問題一直都是客戶能否接受在美國生產所墊高的成本。
「只要客戶願意付、付得起,和碩在美國各地都能為了客戶設廠生產。」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話說得明白。
鴻海集團也有同樣底氣。旗下鴻佰墨西哥廠是全集團最大的GB200生產重鎮,但鴻海在台灣、美國德州都有能力量產伺服器機櫃,董事會日前也已通過加碼投資德州三三○三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十億元)取得土地與廠房,因此董事長劉揚偉能公開喊出「如果受到影響,我們(的影響)會比競爭對手小」。
反觀另一家伺服器代工大廠廣達,現有位於加州的佛利蒙以及美國中南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的子公司QMN,都是伺服器組裝測試廠,早在貿易戰開打前就陸續設立。廣達十一月宣布增資QMN二.三億美元,就是為了擴充伺服器產能。
另外,AI伺服器晶片二哥超微(AMD)今年八月併購伺服器機櫃設計與系統整合業者ZT,待交易於二五年完成後,將出售機櫃製造部門。ZT生產基地位於美東,擁有現成的生產線與員工,在川普關稅二.○的陰影下顯得奇貨可居,出售案勢將成為台廠關注焦點。
除了與ZT有長期合作關係的英業達勢在必得以外,法人進一步點名AI伺服器業務剛起步的仁寶、和碩均有可能出手,就連美國產能最為充足的廣達,也被傳出有意加入競標。

台灣車用電子代工廠落腳墨西哥,多是為了服務特斯拉德州與墨西哥廠。圖為特斯拉墨西哥廠預定地蒙特雷市的歡迎看板。(圖/法新社)
歷經美中貿易戰
台廠這回冷靜應對
然而,墨西哥關稅一旦實施,受害者不會只有AI伺服器,另一個重災區會是廣達頗有著墨、鴻海及和碩也部署重兵的車用電子。
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不論是傳統車廠、還是電動車廠,都希望供應鏈不只要分散,還要愈靠近自家工廠愈好。
因此,廣達為了滿足當時還在規畫的特斯拉德州廠、墨西哥廠需求,也為了服務美國傳統車廠客戶,二二年在墨西哥蓋廠、投產。而和碩與鴻海集團也基於同樣的理由,前者在二一年起買地、擴建美墨邊境的既有小廠房,後者則於二二年前後落腳墨西哥。
川普倡議的二五%關稅如果實施,不僅直接影響既有的生產規畫,代工廠將車用電子工廠移往美國的過程中,對相關業務營收的影響也難以計算。
不過,有了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一路累積的經驗,台灣電子代工大廠這次不至於過度恐慌。
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與鄭光志就表示,和碩在印第安納州的維修工廠占地龐大、擴建不難,隨時可以改裝為生產線,也評估可以合作的友廠來為和碩生產,「和碩的劇本不只一套。」
私底下,多數高層分析,最糟的情況就是AI伺服器、車用電子將不得不赴美生產。
台廠雖嚴陣以待,也不排除川普政策再次轉彎的可能性,劉揚偉就表示,得等川普一月二十日上任、政策更明朗後,集團才會有一套相應的對策。但現實上,多位業界人士預期,「川普最後會看在美國利益的份上,不會真的做。」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不只一次指出,美國總統大選造勢時「川普講了很多激情的話,但是內容互相矛盾,關稅其實是打到美國人自己,我相信,川普會為了自己身邊最信賴的馬斯克而調整」,近日他更指出,供應鏈若因川普新關稅措施而「大風吹」,「影響最多就是四年,不用太擔心。」
金寶總經理陳威昌樂觀判斷,川普若撕毀自己在第一個美國總統任期一手推動的《美墨加協定》(USMCA),對特斯拉不利,馬斯克應該會想辦法說服川普,他也相信,關稅只是川普的談判籌碼。
學者也持類似看法。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認為,大力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是生意人,競選期間如此支持川普,對川普有一定影響力,現在川普話講得凶狠,應該只是提高談判籌碼,「最後結果不會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
然而,一位不願具名的法人提醒,川普的最終目標,不能排除是透過對全球各地進口美國的所有貨品加徵關稅,迫使已移往中國、東南亞的製造業回到美國,同時推動弱勢美元,建造有利於美國製造的產品外銷至全世界的環境,以重建美國製造業的過往榮耀,若川普朝此方向前進,他就任後還會有許多震撼彈等著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