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選中,他幾乎對所有想要討好的群體承諾減稅。根據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的核心估算,川普的稅收提案意味著政府將在未來十年內放棄十兆美元收入,此外,國家債務產生的利息將增加一兆美元;而他承諾實施的高額關稅,可能帶來的額外收入僅為三兆美元。這會導致聯邦政府大規模舉債,此作法也將使債券價格保持低檔,而殖利率居高不下。
共和黨的說辭是,失去的收入會藉由削減開支來彌補,這種陳腔濫調我們之前聽過不少了。實際上,川普只是延續四十五年來共和黨總統承諾大幅削減政府開支的傳統——他們聲稱這將超過減稅帶來的收入損失。但從前總統雷根到老布希——當然還有川普,這些承諾從來都未能兌現。
估算總開支 僅剩四%可削減
川普還延續另一個共和黨傳統:成立無任何實際權力、由商人組成的諮詢委員會。這次主角是新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和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領導,旨在從聯邦預算中削減浪費、欺詐和濫用的支出。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政府效率部每年都會削減「至少兩兆美元」預算,這項目標相當於美國年度開支的三一%和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七%,完全是天方夜譚。
當共和黨人說他們想削減聯邦開支時,通常明確表示不會削減那些強制性項目,也就是所謂的「福利性開支」。但主要的福利項目,包括社會安全、聯邦醫療保險和其他醫療保健專案,去年一共占了聯邦總開支的一半,如果包括農產品價格支持和其他收入支持專案,則將達到六一%。隨著退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占比不斷增加,未來的福利性開支只會更多。
占總開支十三%的利息費用也無法削減,除非美國想讓國債違約(儘管曾經六度宣布企業破產的川普,樂於談論他的賴帳能力,但大多數共和黨人可不想讓美國這樣幹)。這張帳單的數字也很可能繼續上升,因為債務會持續滾動,而新利率也會遠高於五年或十五年前的超低水準。
剩下的就是占總支出約二五%的可自由支配開支,但如果將國防開支視為禁地(大多數共和黨人確實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可供我們討論的,就只剩下總開支的十二%。川普和馬斯克能否在這裡找到他們想要的撙節?假設他們採取極端手段(從按照川普承諾的那樣徹底廢除教育部開始),那就能減少四%的總開支。
然後呢?也許是削減對外援助。但與許多選民的印象相反,援助只占聯邦總開支的一%,其中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這也是共和黨人不會碰的),占了最大份額。或許川普希望削減饑荒救濟這一類人道主義援助,但這僅占一%總額的五分之一。
國債膨脹 川普政府理債能力遭質疑
這並不是說美國目前超過GDP六%的預算赤字不需要被削減。鑑於債務占GDP的比重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就穩步上升,僅在一九九四至二○○○年、二一至二二年間出現短暫下降,國家債務無疑正處於一條無法永續的軌道上。
自去年以來,總負債與GDP之間的比率,打破了一九四六年二戰結束時創下的紀錄,而且增速預計還會加快。
金融市場現在可能很樂觀,但最終大概會在不久後,認識到美國國債難以永續的本質。屆時社會保障和其他福利性開支將遭到削減,而且削減幅度將比現在就著手削減或不減稅時更大。
支持者經常說,像川普或馬斯克這樣的商人懂得如何梳理美國財政狀況,但睿智的投資者們顯然明白,川普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編譯:經研室)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www.project-syndicat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