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時代來臨,對於全球或台灣半導體產業走向,《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指出,在川普首任與現任總統拜登期間,美國政府展示出戰略連貫性,兩任都透過補助措施、出口管制、投資禁令等措施,就是要保住美國半導體技術領先地位,並確保能公平競爭。
米勒認為,選舉期間雖有些共和黨人士對《晶片法案》(Chips Act)表達質疑,然該法立法時廣泛獲兩黨支持。
他說,儘管有些企業可能因還沒達成法案目標需重新談判,但法案框架不至於大幅變化,不過因新一屆國會聚焦減稅,未來批准更多補助可能性降低,「問題在於是否會有《晶片法案》2.0」。
談到後續AI發展,米勒提到,他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中國算力仍會持續因美國的制裁、禁令而不足,雖說更先進製程技術在未來未必如現在這麼重要,但台積電技術仍「遙遙領先」中芯(SMIC),能否獲得台積電的晶片仍是關鍵,若否,企業在訓練AI系統算力仍會落後。
中國大量補貼引發晶片戰爭 美國反擊確保領先優勢
米勒日前參與《日本經濟新聞》「美國新任總統下的全球科技供應鏈」線上論壇,他首先談到,在政府大量補貼這個產業、將半導體視為一種戰略商品而非單純的商業產品這一方面,誰該為現階段的「晶片戰爭」負責?他直言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米勒表示,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2014年啟動這場晶片戰爭。他說,當時中國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進行大規模投資,試圖在晶片產業中獲得更大市占,也達成技術自給自足的結構性變動,對包括美國在內的重要晶片產業國帶來成本壓力。
美國無論是川普或拜登政府 執行《晶片法案》等都將具連貫性
米勒認為,無論誰當美國總統,不管是在川普第一任期或拜登現任期間,美國政府都祭出補助措施、出口管制與投資禁令,目的就是要確保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也確保這個政府干預程度很高的產業能盡可能地公平競爭。
因此,米勒認爲下一屆政府(川普2.0)政策也會有一定連貫性,也預期會有更多補助措施、出口管制以及關稅,這些措施在美國兩大黨都獲得支持。他補充,雖然共和黨人在競選期間對《晶片法案》表達質疑,但該法當初在川普第一任內立法時,在國會是獲得兩黨廣泛支持一致通過的。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今周刊攝影團隊
《晶片法案》政策不會大變 但國會態度決定是否有2.0
米勒表示,如今有許多晶片廠正根據《晶片法案》的補助,在共和黨以及民主黨參議員所在州進行建設,因此他認為在這屆政府結束前,美國政府和各晶片廠之間簽署的許多協議都會基本敲定,也代表這些協議會被敲定。
米勒認為,目前《晶片法案》資金流向已相當清晰,雖然某些公司可能因未達標而需重新談判,但他不認為為該法案框架會有大規模變化,「問題在於是否會有《晶片法案》2.0」,政府已決定如何分配最初的390億美元,若政府需要更多資金,就需要國會批准。
米勒接著說,不過明年國會將聚焦減稅,這意味著預算的狀況可能不利於進一步撥款用於半導體製造,但現有的補助計畫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全落實,因此在談論《晶片法案2.0》前,應先檢視初步的補助效果會更有意義。
川普頻揚言祭高關稅 米勒:預期續推動供應鏈分裂
談到川普在競選時對半導體產業相關言論,米勒認為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大部分關稅都主要針對中國,目前提出的關稅威脅也主要針對中國。
他指出,無論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進口徵收多少關稅,多數美國進口晶片都來自第三國,這些國家不太可能受到新政府的關稅影響,因此關稅雖可能成為一種威脅,但因主要針對中國,不太可能直接刺激美國有更多半導體投資。
對於川普揚言要對中國課徵60%、對他國課高達10%-20%的高關稅,米勒研判全面高關稅可能性不高,因為川普第一任期時所祭出的關稅威脅,有部分實現,部分則無,過程中也進行大量談判,因此他預期川普2.0也會如此,最終結果或許是關稅實際徵收率和範圍,都遠低於川普原先聲稱的程度。
不過,米勒認為隨著更多的高關稅的威脅、更多的原產地規則與限制,以及更多對中國的零組件與軟體禁令,會繼續推動供應鏈「分裂」。他認為這現象不適合稱為「脫鉤」,但未來確實持續出現供應鏈被部分或完全分裂,以服務世界兩大經濟體。
談到英特爾對台積電的競爭,米勒也點出,過去川普、拜登兩屆風格截然不同的政府,都明確表達了會優先支持「在美國投資的公司」,而非僅支持「美國本土公司」,這趨勢在下一屆川普政府時也可能會延續。他例,川普最初促成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建廠,該政策不太可能會被推翻。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受訪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Shutterstock
中國挑戰美國遭科技禁令打擊 誰能取得台積電晶片仍將成關鍵
對於中國積極推進晶片技術,以發展自主AI技術與產業,米勒認為「晶片戰爭」除在爭奪誰能生產、獲得最好的晶片之外,還有另一層競爭就是誰能將這些晶片組合起來,建造更大的數據中心、訓練更先進的AI系統,為此,就更需要尖端的AI加速運算晶片,這也是為何美國2年前會對中國祭出禁令。
米勒認為,雖然過去2年該禁令存在漏洞,包括走私、華為嘗試自行生產GPU,以及中國企業嘗試大量進口為中國市場特別降級的NVIDIA晶片,但這也顯示若有更好選擇,中國企業不會選擇這種產品,這表明中國企業在克服該困難時遭遇挑戰,中國算力仍然不足。
因此,米勒認為未來幾年類似情況將持續,因台積電仍「遙遙領先」中芯國際,即使更先進製程技術在未來未必如現在這麼重要,但至少在後續幾年裡,能否獲得台積電晶片仍是關鍵,若無法取得台積電產品,企業訓練AI系統時的算力會因此落後。
對於中國大力發展獨立的AI生態系,要與美國一決雌雄,米勒儘管中國有大量優秀人才、資本與算力,「毫無疑問地」能建立自主AI生態系,但美國在多數指標仍居領先地位,絕大多數人仍會選擇矽谷而非中國AI生態系,畢竟關鍵在於該生態系統是否具備同等能力,以吸引第三國採用。
相關新聞:
「這就是川普的風格!」一上任就要對厝邊墨、加課25%關稅?吳嘉隆解析川普放狠話的言外之意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