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愛爾蘭深陷債務危機淪為歐豬五國,但在短短的三年內他們就走出困境,成為全球最富裕國家,深入了解其崛起之路…
走出金融海嘯的浴火鳳凰
二○一七年,以色列的 GDP約三千兩百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三十四;愛爾蘭的 GDP約三千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三十七。愛爾蘭的面積雖然比台灣大一倍,當年的人口還不到五百萬,人均 GDP竟已高達約六萬六千美元,在全球名列前茅。
而二○二三年美國財經雜誌《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發布全球最富裕國家排行榜,愛爾蘭領先群雄,榮登最富國寶座,且在二○二四年編列財政預算,面臨著其他國家夢寐以求的奢侈煩惱:86億歐元(約新台幣3051億元)的預算盈餘,令其他國家欣羨不已。
但你知道嗎,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愛爾曾深陷債務危機。並且被迫在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向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申請紓困,淪為「歐豬五國」(PIIGS,其他四國為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西班牙)其中一員。幸好在政府與民間的齊心合作下,愛爾蘭於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宣布退出紓困計畫,成為第一個擺脫紓困的歐豬國家。
短短三年就走出困境、苦盡甘來,這條路走來肯定坎坷難行。
小國如何崛起?
長期以來,我對小國體制就很感興趣,因為台灣就是個蕞爾小國。所以在二○一六年六月參訪以色列後,我決定規畫前往愛爾蘭,瞭解小國面臨壓力時的生存之道。
二○一七年六月底,財金文化金融家考察團抵達愛爾蘭首府都柏林(Dublin),一下飛機就直奔愛爾蘭企業局(Enterprise Ireland)聽取簡報。這個官方單位積極對外招商,同時扮演天使投資人的角色,專門協助愛爾蘭企業走向全世界。
接待我們的處長霍伯斯(Alan Hobbs)恰好是台灣女婿,為了歡迎我們,還特別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實在令人非常感動。
關於愛爾蘭的崛起,霍伯斯認為主要有六個成功因素:一是人口年輕化,二是高等教育免費,三是多國企業踴躍投資,四是政府投資本土企業,五是降低企業營所稅,六是強化公共建設。
聽完簡報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減稅引資政策。
愛爾蘭的企業營所稅率降到一二.五%,就是這麼簡單一招,吸引了超過九百家美國企業前來投資,直接投資金額超過兩千億美元。
但是,愛爾蘭政府為何要降稅?
降稅前,愛爾蘭本國企業被課稅三○%,外資企業被課稅一○%。在這種「厚彼薄此」的差別待遇下,本國企業會想盡辦法變成外資企業。後來歐盟出面,愛爾蘭乾脆改成單一稅率一二.五%,效果意外顯著,其他歐洲國家也開始紛紛仿效。
一九九四年以前,愛爾蘭的人均 GDP約五千美元,曾被新聞周報《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戲稱為「歐洲乞丐」。不公平的稅制,更導致經常帳與金融帳出現巨大淨流出。直到二○○三年改成單一稅率,愛爾蘭經濟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金融海嘯後,房地產泡沫破裂,豪宅暴跌六至七成,經濟幾近崩潰。針對這樣的困境,愛爾蘭政府縮衣節食,公務員減薪兩成,向歐盟借款八百五十億歐元強化公共建設,三年後就浴火重生了。
超高人均GDP的關鍵
我請教愛爾蘭工業發展局(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的亞洲區主管惠堤(Gerard Whitty),愛爾蘭人口那麼少,為何能打造出人均 GDP近六萬六千美元的國度。他直截了當地回答:「投資教育!」
惠堤說,經濟發展是愛爾蘭最重要的目標。雖然他們的財政並不寬裕,卻將有限的資源投入教育訓練,大學科系也適時彈性調整,不會一成不變。
他還表示,雖然愛爾蘭經常政黨輪替,但政府永不改變的初衷就是為企業服務。例如,當企業預備加碼投資物聯網時,政府就開始在大學設立物聯網相關科系,後來每年可培訓一千五百名物聯網專才學生。當他在台灣看到廣達和研華苦苦找不到物聯網人才時,也曾建議他們來愛爾蘭徵才。
他們非常確定,擁有強大的企業,才有壯大的國家。因此,愛爾蘭政府隨時與企業互動,藉此瞭解未來五年,甚至是十年後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