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深入2大搖擺州、3大現場> 顧庶民肚皮完勝「小清新」,見證狂人回歸 一次看懂川普變數

深入2大搖擺州、3大現場> 顧庶民肚皮完勝「小清新」,見證狂人回歸 一次看懂川普變數

(今周刊1456)

暌違4年,最擅長顛覆既有規則的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儘管誓言要為美國打造黃金時代,但對內,他要面對高漲的物價與近半數選民的嫌惡;

對外,則有幾場不易收拾的戰爭。

川普能怎麼處理亂局?台灣又將如何受到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下午,一輛車尾懸掛著星條旗與川普(Donald Trump)旗幟的黑色皮卡,開在華盛頓特區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肆無忌憚地連續長按喇叭,往白宮方向緩緩前進,彷彿挑釁似地對華府精英宣告:川普即將重返白宮。

 

幾個小時後,川普與他的支持者,果然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勝利」。

 

主流媒體與民調機構事前預測的膠著拉鋸並沒有發生,第三度參選的川普,不僅在11月6日凌晨就篤定跨越270張選舉人票的當選門檻,更頭一次在全國普選票數上領先,徹底壓倒民主黨籍對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同步進行的國會選舉,共和黨也明顯占了上風,截至11月12日已確定奪回參議院多數,並可望在眾議院維持過半席次,這意味著川普政府至少有兩年時間,得以完全執政之姿,推動優先政治議程。

 

「這將成為美國真正的黃金時代。」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勝選晚會上,川普霸氣宣示。

 

為什麼歷經4年前連任失利的挫敗後,川普能再次贏得美國選民支持,而且贏得比8年前更加徹底。這位難以預測的狂人重新主政,對於國際社會以至於台灣,又將產生什麼樣的衝擊?

 

大選前夕,《今周刊》採訪團隊深入東西岸兩大關鍵搖擺州,嘗試尋找解答。

 

川粉

 

第1站

科技重鎮鳳凰城

「通膨太瘋狂了,我第一次為了買種子跟銀行借錢」

 

搭車離開緊鄰市中心的鳳凰城機場,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寸草不生的黃褐色山壁。

 

雖然位處西岸地貌單調的沙漠中心,鳳凰城所在的馬里科帕郡(Maricopa County),卻是全美人口成長最快的都會區,2019至2022年間,曾連續4年高居各郡人口淨增率之冠。本世紀以來,整個亞利桑那州的人口,也增加超過4成。

 

「新冠疫情讓很多人開始遠距工作,亞利桑那州溫暖的氣候、相對低廉的房地產稅,對加州與美國中西部居民很有吸引力。」在鳳凰城定居超過30年的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前總會長張聖儀分析,「台積電設廠後,很多供應鏈業者也跟著搬來,科技聚落創造的就業機會,又帶來更多移民。」

 

大量人口移入,重塑了既有的政治版圖。傳統屬於共和黨優勢選區的亞利桑那,2020年意外變天,拜登以0.3%的些微差距奪下該州11張選舉人票。今年總統大選,亞利桑那因此成為兩軍駁火的關鍵戰場。

 

選前5天最後衝刺階段,川普與賀錦麗不約而同飛抵鳳凰城造勢,兩大陣營集會的地點相距不到10公里。但記者實際走訪造勢現場,卻像不慎踏入兩個異次元空間。

 

格局類似台北小巨蛋的競技場內,川普支持者個個身著紅衣紅帽,幾乎找不到非白人臉孔。暖場藝人唱著福音歌曲,講者說到熱血賁張時,觀眾席上群眾會忘情高喊「阿們」。

 

另一頭半露天的展演空間,則有大量拉丁裔選民現身力挺賀錦麗,有好幾位助講的民主黨公職,選擇以西、英語雙聲帶發言;在賀錦麗登場前壓軸演出的,是墨裔樂團「北方之虎」,唱著移民強忍鄉愁與歧視努力奮鬥的心情,大力向西裔催票。

 

重返白宮 川普單邊主義衝擊國際 ——川普重要政策宣示

 

普羅大眾生活難過 物價回不去、非法移民激增

 

川粉不滿物價高漲、非法移民

賀錦麗支持者更在意人權價值

 

雙方支持者關注的議題,也顯得南轅北轍。

 

「我4年前過得比現在好多了!」在競技場外,來自加州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的農場經營者班杜奇夫婦,激動地解釋兩人為何專程開八小時的車到鳳凰城聲援川普,「通膨實在太瘋狂了,你知道嗎?今年是我30多年來第一次向銀行借錢,因為肥料、種子、水,全都漲價了。」

 

老早就坐在場內的金髮年輕媽媽查蕾蒂則說,「大量非法移民正在毀滅這個國家,憑什麼像我這樣誠實的納稅人,要替他們付社福、醫療帳單?」她強調,只有讓川普執政才能確保邊境安全,「我歡迎移民,但美國是法治國家,想成為公民,就得按規矩來。」

 

相對於川粉的滿腹苦水,賀錦麗支持者更擔心川普重返白宮可能造成的衝擊。

 

台前的民主黨講者輪番批評川普當選後,將進一步剝奪女性墮胎權利、縮小健康保險適用範圍,甚至可能推翻《晶片法案》,讓亞利桑那州失去成千上萬個高薪工作機會。全場群眾則以呼喊「不走回頭路」(We are not going back!)作為回應。

 

穿著「太陽魔鬼(亞利桑那州大吉祥物)支持賀錦麗」圓領衫的卡薩雷茲,是拉丁裔的18歲大一新鮮人。第一次擁有投票權的她認為,支持代表少數族裔、尊重女性身體自主選擇權的賀錦麗,是個「不必花腦袋的決定」,她的同學也多抱持類似想法。

 

至於經濟狀況與通膨問題,有雙烏黑漆亮眼珠的卡薩雷茲則委婉地說:「通膨有很多外在因素,不能全歸咎於政府。」

 

選區在鳳凰城東南方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比格斯(Andy Biggs),是川普的忠實盟友,他對雙方群眾的說法,並不感到意外,「今年選舉最重要的議題,就是生活成本與邊境安全,其他都是次要。」

 

提起通膨,比格斯信手舉出「汽油每加侖兩美元漲到3.2美元」、「洋芋片打開包裝只剩兩片」等實例,譏諷賀錦麗「如果有能力解決問題,過去4年為什麼不做?」

 

談到邊境安全,他搬出數據強調,拜登執政期間跨越邊境的非法移民至少是川普時代的4倍,「身在邊境的亞利桑那人感受最直接,你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到邊境看看。」

 

「我不認為民主黨有機會像四年前那樣,贏得亞歷桑那州。」比格斯不忘補充結論。

 

台裔企業家張聖儀(左)是促成亞 利桑那州與台灣眾多合作的幕後推 手。右為聯邦眾議員比格斯。

台裔企業家張聖儀(左)是促成亞利桑那州與台灣眾多合作的幕後推手。右為聯邦眾議員比格斯。

 

亞利桑那州挺台

從1960年代說起

 

早在台積電設廠之前,亞利桑那就是美國最挺台灣的州之一。

 

亞利桑那州共有9席聯邦眾議員,當中就有4位是眾議院的「國會台灣連線」(TaiwanCaucus)成員。亞利桑那州的路克空軍基地,長期協助訓練我國空軍的F-16戰鬥機飛行員,並協助戰機換裝升級。

 

「嚴格來說,亞利桑那州和台灣的交情,從我父親那代就開始了,他年輕時是飛行員,常到中華民國出任務。」今年已經86歲、曾任7屆聯邦眾議員的小高華德(BarryGoldwater Jr.)對《今周刊》說。

 

小高華德的父親高華德(BarryGoldwater),是美國保守派代表人物,1964年曾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因為軍旅生涯淵源,他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一向堅定支持中華民國,1979年台美斷交後,更是催生《台灣關係法》的關鍵人物。

 

從上世紀開啟友誼,在亞利桑那州台裔僑民的奔走努力下,更加緊密。今年8月,漢翔航空工業也宣布投資千萬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預計2027年將投入生產。

 

「我知道台積電要來的時候,興奮地手握拳頭,覺得我們可以一起做番大事,把亞歷桑那州變成另一個高科技重鎮。」聯邦眾議員比格斯(AndyBiggs)回憶。

 

「如果不是台灣朋友幫忙,事情大概不會這麼順利。」比格斯指著身邊的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前總會長張聖儀說,「像Michelle這樣的朋友,就是亞利桑那州和台灣這麼親近的原因。」

 

「我知道台灣面臨巨大的挑戰,正在打一場有如大衛對哥利亞的戰爭,但我們會繼續支持我們的朋友。」比格斯說。    

 

(鄭閔聲)

 

公民身分

 

在諾加萊斯,每天都有數千名西裔美國人入境。但在長達3千公里的邊境線上,可能有更多未取得許可的 移民悄悄進入美國。

在諾加萊斯,每天都有數千名西裔美國人入境。但在長達3千公里的邊境線上,可能有更多未取得許可的移民悄悄進入美國。

 

第二站

美墨邊界諾加萊斯

 

「他們很努力才取得公民身分,不希望有人走捷徑」

 

因為比格斯建議,我們在選前倒數4天的下午,開車抵達距離鳳凰城南方3百公里的諾加萊斯(Nogales):一個約莫兩萬人口、與墨西哥只有一牆之隔的寧靜小鎮。或許因為適逢周五,準備前往墨西哥的車流,已經回堵到前一個十字路口。

 

官方統計,諾加萊斯有95%人口是西裔,走在路上,無論商家招牌、路人談話,使用的都是西班牙語。儘管大選在即,小鎮街頭卻很少看見選舉看板,若不是矗立在國境上的那堵高牆,以及絡繹不絕的出入境人潮,一瞬間還以為自己已身在墨西哥。

 

在沃瑪爾眼鏡行工作的坎蒂絲,是鎮上少數的白人;她嫁給了墨西哥人,每天通勤往來邊境。

 

坎蒂絲不願使用非法移民這個她認為有歧視意味的字眼,但同意過去幾年確實有較多的「尋求庇護者」進入美國,不過幾個月前,她才看見載滿這類人的接駁巴士,「他們不會待在邊境,而是散入大城市討生活,所以不會對諾加萊斯造成影響,但我可以理解其他人的困擾與恐懼。」她神情嚴肅地說。

 

回到鳳凰城,在工作上常與西裔同事接觸的航空技師尼爾森告訴我們,由於地緣關係,亞利桑那幾乎不存在種族歧視,「不能接受非法移民的,反而是西裔美國人,因為他們很努力才取得公民身分,不希望有人走捷徑。」他說。

 

選舉結果,證實了比格斯與尼爾森的觀察。賀錦麗在馬里科帕郡,得票率比拜登少了3個百分點,西裔選民也無法替她扳回一城;諾加萊斯所在的聖塔克魯茲郡(Santa Cruz County),甚至較四年前下滑8個百分點。

 

賓州鐵鏽城

 

第三站

逐步重生的賓州鐵鏽城

「民主黨想發更多錢給懶蟲,這不是我認識的美國」

 

東岸的賓夕法尼亞(以下稱賓州),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北美十三州中心,獨立宣言也是1776年在賓州費城通過,因此又被稱為「磐石之州」(Keystone State),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無可取代。250年後的今天,賓州依舊因選民「搖擺」特性,在美國政治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 北美十三州:英國於1607年起,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1776年有13個殖民地宣布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

 

自2008年起的四屆總統大選,候選人只要贏得賓州,就能順利入主白宮。因此在投票前夕,川普與賀錦麗都在當地安排多場造勢集會,拉抬選情。

 

周日清晨,賓州東南部蘭卡斯特郡(Lancaster County)機場草坪被護欄層層包圍,上千群眾在攝氏8度的低溫下,等待川普現身。

 

川普比表定時間晚了1個小時才抵達,但仍有許多趕不及入場的支持者席地而坐,盯著大螢幕上的實況轉播。川普的演說一如往常地充斥著攻擊、批判,但也承諾會「修好」一切(Fix it)。

 

川普支持者普遍認為,這個國家在民主黨執政下已經千瘡百孔,亟需川普重返 白宮拯救一切。

川普支持者普遍認為,這個國家在民主黨執政下已經千瘡百孔,亟需川普重返白宮拯救一切。

 

兩黨支持者關注議題分歧、對彼此 反感程度加劇

 

親眼見證賓州東部鋼鐵業興衰的昆恩比,雖然難以忘情伯利恆當年盛況,卻也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這座城市必須重新找出轉型路徑。

親眼見證賓州東部鋼鐵業興衰的昆恩比,雖然難以忘情伯利恆當年盛況,卻也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這座城市必須重新找出轉型路徑。

 

美國人不反對全球化

川粉:我們只是要求公平貿易

 

從加州連開4天車趕到賓州,卻因周邊交通管制而遲了一步的艾美一家人,只能舉著川普旗幟在場外拍照自娛。「川普當總統的時候我還有點錢,現在,我根本等於破產了。」對於川普口中的「修好」,她打從心底期待。

 

過耳長髮已經灰白的海伊,是在蘭卡斯特當地經營游泳池的小商人,他說自己的生意還過得去,選在周日站出來力挺川普,是希望找回美國原有的樣子,「民主黨的社會福利政策養了一堆不肯自力更生的懶蟲,他們卻還想發更多錢給不工作的人,這不是我認識的美國。」他說。

 

聽見記者來自台灣,海伊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你們應該要希望川普當選,只有他才對付得了習近平,不像拜登,只會讓美國捲入愚蠢的戰爭。」

 

「但川普說台灣偷了美國的晶片工作,不但不想補貼台灣公司,還要我們付保護費⋯⋯,你同意他說的嗎?」我小心翼翼地反問。

 

海伊聽了倒沒動怒,解釋美國人並不反對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只是要求公平,「你也許知道,這附近過去生產很多鋼鐵,但因為中國和日本的傾銷,現在什麼都沒了,我們並不開心。」

 

蘭卡斯特東北方約1個小時車程的伯利恆市(Bethlehem),曾擁有全球第二大鋼鐵公司「伯利恆鋼鐵」,紐約帝國大廈、舊金山金門大橋等知名建築的鋼構,都是來自這座鋼鐵城。

 

但進入1980年代,賓州東部的鋼鐵業,因成本無法與日本、印度等國際對手競爭而逐漸沒落,伯利恆鋼鐵在1995年停止生產,2003年完成解散清算。已布滿鏽蝕的5座高爐,至今仍屹立在城市南端,像是不忍揮別已褪去的風華。

 

1989年被裁員的老鋼鐵工人昆恩比,轉行當看護退休後,依舊無法忘情鋼鐵業,主動回到廠區旁的博物館當導覽志工。他指著眼前的停車場,神采飛揚地解釋這裡已被活化成為節慶市集,一年四季都有活動;另一頭的裝置藝術與展演空間,也是這幾年才蓋好的建築,「這裡當初是慢慢死亡,現在正慢慢重生。」

 

被問起希不希望鋼鐵業能重返當地,他很理性地回答:「我們都知道,製造業不可能回得來了,這座城市想重生,必須找到新的機會。」

 

昆恩比彷彿知道我們想問什麼,主動說道:「川普那一套,只是在製造仇恨與不信任,想把我們拖回過去,我沒有興趣。」

 

向前看,確實是賀錦麗的主要訴求。選前最後一天,她幾乎踏遍整個賓州,舉辦了5場造勢,呼籲選民為未來而投票,她將為所有人共同的未來而奮戰。但這缺乏具體內容的口號,不足以讓她贏得多數選票。

 

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湯先鈍,是民主黨長期支持者,他認為,缺乏具體政策主張,是賀錦麗敗選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們不是川普』這項策略,在4年前勉強奏效,但同一個套路對一位左翼的加州政治人物(指賀錦麗)而言,是行不通的。」他分析,相較之下,由於過去4年美國通貨膨脹非常嚴重,川普提出的經濟與反移民政策,反倒引起選民共鳴。

 

賀錦麗雖然訴求向前看,但缺乏具體打動 選民的政策主張,最終在搖擺州全面潰敗。

賀錦麗雖然訴求向前看,但缺乏具體打動選民的政策主張,最終在搖擺州全面潰敗。

 

賓州穆倫堡學院的兩位學生,支持賀錦麗 捍衛女性權利與尊重多元價值的理念,來自紐約州 的柔伊(右),甚至登記為賓州選民。

賓州穆倫堡學院的兩位學生,支持賀錦麗捍衛女性權利與尊重多元價值的理念,來自紐約州的柔伊(右),甚至登記為賓州選民。

 

過度崇尚「價值」招致反感

部分民主黨支持者轉彎

 

無法切割拜登執政包袱,又無法提出具體主張,固然阻止了賀錦麗的白宮之路;但民主黨吞下超乎預期的慘敗,可能還包括文化因素。

 

投票日當天,華盛頓特區的每一家酒吧電視都鎖定在新聞頻道。來自堪薩斯市的機場工程師奈森,看著螢幕上的川普在各搖擺州一路領先,笑著說:「八年前我和太太打賭,如果川普當選,我就脫光衣服上街裸奔,但今年我不會再這麼做了。」

 

「那你擔心他又當選嗎?」我好奇發問。

 

「不,這是我第一次投票給他。」身材壯碩的奈森回答,「我不喜歡川普這個人,甚至可以說鄙視,但如果必須在兩黨政策中挑一個,我只能選川普。」

 

原來,對出身中西部、信仰虔誠的奈森來說,這場選戰中他最在乎的議題是墮胎

 

「身為基督徒,我雖然崇尚生命權,但我接受將什麼情況下能墮胎、懷孕幾周之內能墮胎這些規則,交給各州自行決定,而不是毫無限制。」他解釋自己的糾結,「槍枝管制,我是完全支持賀錦麗的,只是生命權對我來說,更重要一些。」

 

基於追求平等多元導致過度政治正確的態度,反映在言詞吹毛求疵的現象上,也讓部分進步派感到疲乏。住在紐約市的台裔美國人華特舉例,在紐約市使用「罪犯」(criminal)這個字,可能被指為歧視,較安全的說法是「牽涉司法體系」(Justice-involved)。

 

湯先鈍也曾在課堂上引述一段文字,句中出現「智能遲緩」(retard),儘管他並非用這個單字指涉在場任何人,卻仍遭學生投訴用詞不當,因而接受行政單位約談,「連我這個liberal(自由派),有時都覺得太過分了。」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賀錦麗在進步派大票倉紐約與出身地加州的得票皆明顯遜於拜登。

 

選民

 

如何撥亂反正 6成選民憂美國前景

 

新局

全球霸主兩大變數

通膨隱憂再起   傾向孤立主義

 

審視各種條件以後,捲土重來的川普能贏得壓倒性勝利,已不再令人難以理解。問題是,川普入主白宮之後,能提供選民期待的改變嗎?

 

至少在壓低美國民眾生活成本上,就充滿變數。因為川普兩項主要政見:對外國商品加徵關稅,以及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都可能再次推升好不容易降到接近疫情前水準的通膨。就連對企業減稅,也可能擴大政府財政赤字、加劇經濟過熱風險,進而提高通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就統計,聯準會在今年12月及明年1月兩次決策會議中,合計僅降息一碼的機率超過7成,原因就是預期川普上台後推動的政策,可能導致通膨再度升溫。

 

另一方面,美國社會內部的政治對立,也比過去更為劇烈。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今年調查,兩黨支持者都有超過半數對另一黨「非常反感」,民主黨支持者更有逾九成表示討厭川普。注定無法成為全民總統,勢將增加川普創造黃金世代的難度。

 

放眼國際,川普及其支持者,有明顯的孤立主義傾向,認為美國不應無端捲入不必要的海外戰爭。選後,一位川普長期幕僚就公開表示,關於俄烏戰爭,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和平,而非協助烏克蘭奪回失土。

 

台灣所關心的台美關係,隨著川普回歸,也充滿不確定性。與川普如膠似漆的保守派節目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就曾在社群網站上說過「台灣距離很遠,誰在乎?」美國與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友關係將如何演進,勢必比拜登執政時更加難以預料。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分析,拜登與川普政府都想利用台灣制衡中國,但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拜登至少不會拿台灣作交易,但川普也許會告訴中國『我不接台灣總統的電話,你要給我什麼好處』?」

 

嚴震生進一步推論,川普未來可望掌控參、眾兩院及最高法院,內閣成員也優先任命個人親信,形同沒有人能制衡或挑戰他的權力,未來即使整個外交國安團隊都是友台人士,如何應對台灣很可能還是得看川普個人意志。以他過去對台灣曾有許多不友善發言,美台互動未必完全樂觀。

 

選前一場造勢活動上,川普曾說自己8年前當選時,有如華府局外人。8年過後,已搞懂一切遊戲規則、又不須考慮連任的川普,勢必將更加狂放且難以捉摸,問題或許只在於,他究竟會狂到什麼程度。

 

支持者

 

支持者

眾多支持者與觀光客,湧入紐約市的川普大廈前慶祝。川普大廈的固定戲碼、戴著面具的山寨川普,也得到比平時更熱切的關注。

延伸閱讀
川普當選就是讓美國再偉大?讓中國再偉大?以台積電為例 謝金河:人流、金流決定關鍵角力勝負
川普當選就是讓美國再偉大?讓中國再偉大?以台積電為例 謝金河:人流、金流決定關鍵角力勝負

2024-11-11

川普2.0,中國犯台風險增還減?外媒爆台灣將提5千億軍購清單…如何變身吞下去超不舒服的「豪豬」
川普2.0,中國犯台風險增還減?外媒爆台灣將提5千億軍購清單…如何變身吞下去超不舒服的「豪豬」

2024-11-11

川普妙計「一天之內」結束俄烏戰爭策略曝光!幕僚受訪放話烏克蘭:想奪回失土「請靠自己」
川普妙計「一天之內」結束俄烏戰爭策略曝光!幕僚受訪放話烏克蘭:想奪回失土「請靠自己」

2024-11-10

川普重掌白宮恐衝擊半導體產業?學者點名輝達、台積電:先進製程恐往美國靠攏,1措施排擠台灣出口
川普重掌白宮恐衝擊半導體產業?學者點名輝達、台積電:先進製程恐往美國靠攏,1措施排擠台灣出口

2024-11-09

川普再成白宮新主人!不只馬斯克,庫克、祖克柏等科技大咖都發聲了…貝佐斯:非凡的政治回歸
川普再成白宮新主人!不只馬斯克,庫克、祖克柏等科技大咖都發聲了…貝佐斯:非凡的政治回歸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