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跟4年前比,他升級關稅戰,還密謀擴權! 更危險的男人 川普2.0效應全解析

跟4年前比,他升級關稅戰,還密謀擴權! 更危險的男人 川普2.0效應全解析

(今周刊1440)

一場失格的辯論,一起未遂的槍擊事件, 除了讓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意外「出線」,也讓外界開始嚴肅面對, 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如果在年底大選率領共和黨強勢回歸, 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可能衝擊。

究竟,這個被認為地表「最危險的男人」會掀起什麼波瀾?

面對很可能化為現實的川普2.0,台灣又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儘管我有意爭取連任,但依我之見,我退選並專注於履行剩餘的總統任期,將最符合(民主)黨和國家的利益。」美東時間7月21日下午1點46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社群平台X發文,向全球宣告,他將正式退出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

 

歷經今年6月底的總統大選首場辯論,以及7月中的美國前總統暨現任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槍擊事件衝擊,民主黨的選情在過去這1個月間,可謂空前低迷。

 

「這輩子看了這麼多場總統選舉,沒有讓人如此心碎的時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首場辯論後、談及拜登「失格」的這句評論,相當程度代表了許多民主黨員的心聲。民主黨幾個重要金主、黨內高層、逾30位民主黨參、眾議員,以及拜登的不少友人,都在近期紛紛表態,希望他退出競選。

 

面對黨內外的要求退選聲浪,拜登一度矢言自己將「奮戰到底」,例如,他在7月5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專訪時,曾強調除了「萬能的上帝」之外,沒有人能改變他繼續參選的心意。

 

然而,「萬能的上帝」還是現身了。

 

川普vs.賀錦麗民調

▲點擊圖片放大

 

7月21日下午,在前一晚與白宮幕僚開完會後, 拜登透過社群平台X發文,正式宣布退選。

7月21日下午,在前一晚與白宮幕僚開完會後,拜登透過社群平台X發文,正式宣布退選。(圖/取自Joe Biden X平台)

 

拜登閃推賀錦麗上陣

美國社會還沒準備迎接女性黑人總統

 

不敵黨內外輿論的壓力,拜登在與幕僚團隊開完會後,正式宣布退選。同時,拜登在宣告退選後的另一篇貼文中指出,他將支持目前黨內聲望最高的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棒他的位置。「我想要把我所有的支持都給賀錦麗,由她擔任我們黨今年的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示。

 

「這一定是他做過最艱難的決定之一……,我想他在斟酌怎麼做才對國家最好。」現任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同時也被認為是拜登在國會中最親密盟友之一的昆斯(Chris Coons),在日前接受美聯社專訪時如此感嘆。

 

不過,同樣是資深民主黨人、長期研究美國政治與國際關係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湯先鈍,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縱使民主黨最終決定由賀錦麗出馬,他對賀錦麗能否挽救選情並不樂觀。

 

關鍵在於,「賀錦麗身為現任副總統,拜登4年來政策的功與過,她都得一併承擔,這也會成為之後川普和共和黨攻擊的一個重點。」湯先鈍解釋,除了無法擺脫拜登的包袱,另一個讓他對賀錦麗接棒不表樂觀的理由,就是他認為,以當前美國的社會條件,尚未做好迎接一個「女性黑人總統」的準備。

 

湯先鈍對民主黨的悲觀展望,並非少數派。英國《經濟學人》以拜登宣布退選前的最新民調為基礎、仰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所建構的預測模型指出,川普於11月大選中勝出的機率,高達83%。此外,美國知名線上政治投注平台PredictIt顯示,儘管在賀錦麗出線後,民主黨的人氣顯著回溫,但多數民眾依舊看好川普表現,預測川普年底大選勝出的機率,仍達到61%。

 

換句話說,不少分析認為,「狂人川普」的再度回歸,已是大概率事件。

 

那麼,下一個問題自然就是,川普的回歸,或所謂的「川普2.0」,究竟會對美國以及全球,帶來哪些方面的衝擊和影響?而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來自川普競選團隊的關鍵字:名為Agenda47的「議程47」(編按:2025年美國總統為第47任,故以此編號)。

 

議程47,是川普自2022年底宣布參選總統以來,陸續於競選官網發布的一系列政策議程,截至目前,議程47共包含46項政見,範圍涵蓋經濟、教育、外交、醫療、國安以及社會政策等面向。

 

而在議程中,最受到國際廣泛關注的,是川普於2023年2月提出的「新貿易計畫」,以及同年6月提出的「川普互惠貿易法案」。

 

 

關稅

▲點擊圖片放大

 

川普「親美改革」暖身

喊全面課至少10%關稅、削減貿易逆差

 

在「新貿易計畫」的政見中,川普表示,為了重振美國經濟,將實施一系列「親美改革」,政策重點在於獎勵國內生產,並「懲罰」那些剝奪美國人就業機會的外國製造商。為此,他計畫推出涵蓋所有美國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制度」。

 

所謂「基準關稅」,根據川普於同年8月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的說法,即是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的「統一稅率」。然而,他也在議程47中強調,10%只是一個起頭,後續是否進一步「加碼」,將視個別國家的「貨幣貶值程度」而定。

 

「他們(這些國家)用貨幣貶值的方式占美國的便宜,並補貼其工業,或以其他方式從事貿易詐欺和濫用……。我將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讓他們停止這種作法。」川普在議程47中如此控訴。

 

川普認為,透過這樣的作法,才能終止美國多年來與其他貿易主要夥伴國間存在的「巨額貿易逆差」,並為美國帶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以及數兆美元的財政收入。而這些透過關稅收來的錢,川普表示,「將可投資在美國勞工、家庭和社區。」

 

推出基準關稅、削減貿易逆差是第一步,而在後續提出的「互惠貿易法案」構想中,川普進一步將未來新政重點,放在了一條「原則」上面,這條原則,名叫「公平」。

 

川普表示,根據川普互惠貿易法案,如果任何國家對「美國貨」所徵收的關稅,高於美國向它們徵收的關稅,那美國就該「以眼還眼」,向對方徵收同樣的關稅

 

「目前中國關稅平均比美國高341%,歐盟平均關稅比美國高50%⋯⋯。」川普在議程中表示,美國關稅現在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他指控,這將讓美國企業難以跟那些受關稅保護的外國對手競爭,間接造成美國國內製造業工作的大量流失,以及勞工薪資水準的下降。

 

也因此,川普強調,其他國家未來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取消對我們(美國)的關稅,要麼,向我們支付數千億美元!」

 

然而,「川普式互惠」的一個例外,是中國。

 

事實上,在「重建美國製造」的口號下,曾在2017至2020年任期間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川普,也在議程47中,再度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川普指出,為了消除美國在所有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他上任後,將取消中國的「最惠國」貿易地位,並預期通過4年計畫,逐步停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必需品」。「從電子產品到鋼鐵,再到藥品……。」他一一列舉。

 

川普1.0 vs.2.0政策

 

中國再度被他盯上

瑞銀:祭60%關稅,經濟成長率腰斬

 

至於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川普在後續受訪時表示,他計畫將中國排除於基準稅率之外,並統一所有商品採用60%的「超高稅率」。

 

向中國所有商品課徵60%的關稅會如何?根據瑞銀最新報告指出,這將讓中國近年已顯著轉弱的經濟成長率,進一步「攔腰折半」,從今年預估的近5%,陡降至2.5%。

 

然而,川普的互惠關稅計畫,能帶來他期望的效果嗎?前美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稅法與政策教授的克勞辛(Kimberly Clausing),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克勞辛在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根據她的研究顯示,川普的關稅計畫如果真的實施,美國一般家庭將因此平均個別多付出逾1700美元的關稅成本,且根據過去經驗,一旦提高關稅,美國的貿易夥伴勢將進行報復,加上進口中間產品的成本上升,美國出口商的競爭力將因此降低。

 

克勞辛預期,川普的關稅2.0,勢必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衰退性的影響,同時加劇物價上漲的壓力,其結果將是,「美國很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膨』。」

 

事實上,並不只有克勞辛一人對停滯性通膨表達憂慮,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Summers)亦於日前指出,川普如果再度執政,可能在四年內「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這些(貿易保護)措施會在6個月或1年內奏效……,最終它將成為所有停滯性通膨的誘因。」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川普對他的關稅計畫是「認真」的嗎?根據川普任內美國貿易代表幕僚長格里爾(Jamieson Greer)的觀察,答案是明確的Yes。

 

格里爾用嚴肅的口吻向本刊表示,川普對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問題一向有著強烈執著,在此之下,更為激進的關稅政策,已是不可能改變的方向。他強調,回顧川普第一個任期的施政重心,即可看到川普非常在意貿易的公平和平衡,尤其「川普會使用執法工具和透過談判,來改善美國與其亞洲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條件……。我相信在他(可能的)第二個任期內,你會看到類似重點!」

 

議程47之外,一份共和黨智庫的報告,亦在近日引起全球媒體關注。這份「2025計畫」(Project 2025)報告,由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於2022年4月發布,為該基金會一系列「領導力授權」(Mandate for Leadership)報告的最新版本。

 

今年2月才由主席羅凱文(Kevin Roberts)率領一行人來台、並會見時任總統蔡英文的傳統基金會,是共和黨極具影響力的智庫。之所以強調「極具影響力」,是因其所提出的政策建言,往往都會受到時任共和黨總統的高度採納。

 

克勞辛

 

共和黨智庫曝施政藍圖

高舉抵禦中國威脅、公平貿易大旗

 

例如,根據傳統基金會統計,於1981年發布的首份「領導人授權」政策建議,獲得當時雷根政府的大力讚揚,至於其在2017年當時發表的倡議建言,更約有六四%的內容,在川普上任的第一年內就獲得落實。

 

如今,這位跟蔡英文合照的傳統基金會主席說:「傳統基金會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讓『川普主義制度化』。」

 

何謂川普主義的制度化?簡單來說,對內,它包含對美國政府各部會、家庭和社會政策的一系列「川普化改革」;對外,它則扣合川普競選政見的主張,強調「抵禦中國威脅」與「公平貿易」的重要性等。

 

舉例來說,在內政部分,這份計畫提議以行政命令方式,將數萬名聯邦公務員重新歸類為「政治任命者」(意即可由總統指派任命的政務官)。分析認為,這代表川普上任後,將可依法替換掉對他「不夠效忠」的聯邦事務官員,形同大幅擴張總統權力。

 

在公平貿易部分,2025計畫則呼應川普在議程47的說法,強調貿易政策必須基於互惠原則,如果美國的貿易夥伴拒絕將關稅降至與美國相同水平,總統就有權將美國對這些國家的關稅,提高到對等水平。

 

「這是一場美國的二次革命!」日前在一場訪談中,羅凱文以美國人正「從精英和專制官僚手中奪回權力」,解釋其推出2025計畫的目的。

 

雖然,川普在近日否認其政見跟2025計畫的關聯性,但不少分析觀察,鑑於該計畫的共同作者中,不少都是川普第一任期的官員,且報告本身的許多倡議,也都與議程47主張高度貼合,顯示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考量傳統基金會的歷史,與川普政策的高度相似性,這不太可能是巧合。」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在接受本刊訪問時如此表示。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2025計畫,或是川普自身的議程47,都提到了對抗中國威脅,乍看似乎延續了近年美國政府的「抗中」基調。不過,曾任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資深顧問、現任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的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接受本刊訪問時提醒,川普與拜登抗中的「方向」或許一致,但川普2.0的抗中「力道」,恐不僅止於關稅戰而已。

 

葛來儀坦言,就她了解,川普當前的對中國立場,要遠比拜登政府、甚至川普自己的上一個任期,都要「激進得多」。「川普的親密顧問們主張,美國應從降低對中國的風險,轉向『完全脫鉤』,儘管他們尚未清楚定義這在實際操作中意味著什麼……。」

 

2023年台灣出口至美國的十大產品項目

 

 

葛來儀

 

抗中力道將更激進

從「技術圍堵」轉向「出口擴張圍堵」

 

更值得注意的是,葛來儀透露,據她所掌握的消息,川普的顧問甚至還向川普建議,美國應該進一步尋求「推翻中國當前政權」。她分析,雖然美國盟邦不太可能支持如此大膽而激進的抗中目標,但這也代表,「美國和盟友間的關係,或許會因此被削弱。」

 

回到川普2.0對台灣的可能衝擊。根據2025計畫,雖然在國防部分,報告表示美國將聯合盟友之力,協助台灣建構對抗中國的「拒止防禦」(Denial defense)能力,乍看對台灣是好事。但湯先鈍認為,需要擔憂的是,川普如果過度刺激中國,可能會逼迫中國對台灣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進而增加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

 

  • 拒止防禦:建構「讓入侵者意識到自己可能在攻擊行動中遭遇奮力抵抗,進而挫敗、付出代價,因而不敢輕易發動攻勢」的防禦能力。

 

不過,湯先鈍話鋒一轉指出,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就是考量到川普如此的「不可預測」,以至於中國會感到困惑,並避免任何的冒險行動。

 

呼應湯先鈍的憂慮,川普於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被問到是否承諾防衛台灣,川普的回應是,他非常了解、尊敬台灣人民,但「他們確實拿走了我們大約百分之百的晶片業務」,且「台灣沒有給我們任何東西」。

 

換言之,2025計畫在協防台灣上的相關建言,對信奉「交易至上」的川普來說,恐未必願意照單全收;另方面,在貿易部分,2025計畫更是對台灣有不少批評。攤開該章節,報告特別點名台灣,指台灣現行的關稅稅率,相較美國明顯是「不互惠」的。報告強調,這也是造成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

 

雖然,報告中並未明確指示美國新政府應該對台灣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但在劉大年看來,無論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若參照近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趨勢變化來看,台灣都不能掉以輕心。

 

「以往,美國對中國是採取『技術圍堵』,現在呢,則是『出口擴張』圍堵!」劉大年表示,觀察美國近期對中國電動車等「新三樣」產業祭出的關稅政策,可發現美國的貿易關注重點,已從重視敏感技術保護的「小院高牆」策略,轉向關注影響美國廣大勞工就業權益的「大院圍牆」。

 

專家憂心,若川普回歸,在他高舉不公平貿易的政策主張下,恐向台灣、韓國和中 國等對美國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祭出制裁。

專家憂心,若川普回歸,在他高舉不公平貿易的政策主張下,恐向台灣、韓國和中國等對美國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祭出制裁。(圖/Getty)

 

台灣出口也會有事

被點名占便宜 台商赴美設廠壓力更大

 

而劉大年憂心,如果川普上任,可能會將當前更多僅限於中國的「大院圍牆」策略,進一步擴及到包含台灣等對美國存在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去年台灣出口,除了少數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外,幾乎是全面衰退的,如果川普上任後政策更激烈,台灣的出口要怎麼辦?」他拋出了這麼一個疑問。

 

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觀察,在川普2.0可能更猛烈的關稅大棒之下,台廠的出路恐相對有限,唯一可確定的是,「台商被要求赴美設廠的壓力將更大,全球貿易也將因此更碎片化。」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則認為,在川普高舉「不公平貿易」的大旗下,台灣長期以來的油電補貼政策,以及一定程度受到人為調控的貨幣與利率政策,屆時恐都會被美國拿放大鏡檢視。

 

李鎮宇在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有川普政府「關稅教父」之稱的美國前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就曾特別點名批評台灣、韓國和中國,指這些國家的企業倚賴政府的大量補貼,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而一旦川普回歸,李鎮宇擔心,在他眼中,台灣過去多年被認為占美國的種種「便宜」,恐統統會被要求償還。「政府應及早正視這個危機,並成立應變小組思考如何因應。」

 

正視危機,及早因應,這是李鎮宇的深切提醒,也是多數受訪專家的共同心聲。面對川普2.0來勢洶洶,各國在貿易、政治、國防與外交上都開始積極備戰的此刻,台灣,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
川普一句話重挫半導體股,台積電大跌可以撿便宜?郭恭克:短線搶反彈要留意風吹草動的風險
川普一句話重挫半導體股,台積電大跌可以撿便宜?郭恭克:短線搶反彈要留意風吹草動的風險

2024-07-23

紐約時報》美大選倒數107天,賀錦麗接棒戰川普!曾與拜登鬧矛盾、擁牙買加和印度血統的她有何勝選優勢?
紐約時報》美大選倒數107天,賀錦麗接棒戰川普!曾與拜登鬧矛盾、擁牙買加和印度血統的她有何勝選優勢?

2024-07-22

除了賀錦麗,壓垮拜登的「稻草們」再來會挺誰?盤點民主黨潛在總統候選人,賭盤又押誰當副手?
除了賀錦麗,壓垮拜登的「稻草們」再來會挺誰?盤點民主黨潛在總統候選人,賭盤又押誰當副手?

2024-07-22

拜登退選/美國總統「賀錦麗」可能性有多大?川普曾說她「怪物」…為何過往不太受歡迎?3理由曝光
拜登退選/美國總統「賀錦麗」可能性有多大?川普曾說她「怪物」…為何過往不太受歡迎?3理由曝光

2024-07-22

中國內捲、川普再起,世界走向「明確選邊站」...謝金河不解:台灣為何許多人大搖大擺心向敵國?
中國內捲、川普再起,世界走向「明確選邊站」...謝金河不解:台灣為何許多人大搖大擺心向敵國?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