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三大經濟體成長分歧 助通膨回穩 ——高息環境獨厚成長型公司

三大經濟體成長分歧  助通膨回穩 ——高息環境獨厚成長型公司

2024-07-03 14:16

不同於過去普遍性上漲,今年美股漲幅都集中在科技族群,台股亦然,在此環境下,更加考驗投資人的選股與風控能力,有效分配資金才能穩健前行。

回顧今年上半年,美股標普五○○上漲十五.六%(截至六月二十七日),而代表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更大漲二一%,綜觀美國市值前七大企業(Meta、蘋果、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特斯拉和NVIDIA),除了特斯拉(負二○.五%)和蘋果(十五.三%)表現輸給大盤外,其餘五家的漲幅皆勝過大盤,平均漲幅高達五七%,總計此七家公司市值達十五兆美元,占美國二○二三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達驚人的五五%。

 

其中表現最亮眼的當屬NVIDIA,挾著AI趨勢和優異的財報,今年大漲一.五五倍,貢獻標普五○○漲幅的一○.五%,次佳的Meta與Alphabet漲幅分別為五○%和三四%,貢獻標普五○○漲幅的二.七%。上述三家公司便貢獻了大盤今年以來漲幅的八五%。

 

統計今年以來,標普五○○「等權重指數」漲幅僅四%,遠遠不及標普五○○(以市值加權買入美國五○○大公司)的十五.六%漲幅(等權重指數將資金平均分配在五○○家公司,其漲幅落後標普五○○愈多,代表個別公司的表現愈分化),整體標普五○○今年以來上漲超過一○%的公司有一七一家,下跌超過一○%的公司卻也高達九十六家。上述數據皆顯示美股多頭市場的質變,不同於過去的普遍性上漲,二三年開啟的多頭市場獨厚部分大型、成長型公司

 

 

不僅美股如此,台股亦然。加權指數今年來共上漲二七.七%,為已開發市場表現最佳,其中主要領漲的權值股,都是有AI業務的高市值產業巨頭,台股如今前四大市值公司台積電(六二%)、聯發科(三七%)、鴻海(一○三%)、廣達(三六%),僅四家公司便貢獻大盤漲幅的八六%。

 

今年以來,全球通貨膨脹有效緩解,六月開始,包括加拿大和歐洲央行等率先宣布降息,聯準會也預期下半年開啟降息循環。以下我們擬分別探討全球的經濟與通膨狀況,整體包括長期高利環境的影響內容,期許投資人更深入了解箇中變化。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一九九○年~,台北大學經濟系)、黃奕穎(一九八七年~,中正大學會計與資科所)、邱政緯(一九八八年~,台大化工所)、陳宏富(一九九二年~,交大土木所)共同撰述,與讀者分享。

 

一、三大經濟體成長落差大,助全球通膨回穩。

 

二四年第一季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雖已趨緩到三.三%,然而自二三年六月開始,美國通膨便在三%遊走,在控制通膨上沒有明顯的進步,顯見美國通膨要達到二%標準,還差最後一哩路。

 

綜觀此次通貨膨脹的循環,並非如過去是全球範圍的共同現象。二二年通膨大幅升溫的期間,全球三大經濟體當中,主要影響的僅歐洲(CPI年增最高達一○.六%)和美國(CPI年增最高達九.一%),且歐洲之後控制通膨的進展速度快過於美國,其五月CPI年增率已經低至二.六%,因而歐洲央行今年率先於六月降息,早於美國聯準會。

 

通貨膨脹一方面衡量的是各國在消費需求端的熱絡度,另一方面則是衡量產品供應鏈的緊縮度。在供給端方面,經過二二年的調整後,全球包括在石油、航運及原物料的供應逐步恢復正常,帶動通膨的第一波下滑。

 

而在需求端,美國經濟在疫情後展現驚人的消費能力,二三年全年GDP成長高達二.五%,其中消費貢獻一.四九個百分點,占美國整體GDP成長高達近六成,二四年第一季雖成長相對放緩,僅增長一.三%,然而第二季依據亞特蘭大聯準會開發的GDPNow模型預估,將成長三.一%,顯見此通膨循環在需求面上主要來自美國過量「超額儲蓄」產生的消費力爆發。

 

然而在中國和歐洲方面,則相對沒有需求過熱的問題,中國在遭遇到美中科技戰和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經歷需求的大幅下滑和經濟不振,二三年甚至遭遇過去僅金融危機才會發生的通貨緊縮(通膨率為負值,暗示整體經濟的消費能力出問題)。歐洲於二三年開始便遭遇經濟成長停滯,GDP成長率接近零,在需求端兩消(中、歐)一長(美)的作用下,全球通膨自二三年開始便進一步降溫。

 

二、 高息環境有利成長概念,相關國家和公司都會受惠。

 

雖然聯邦基金利率仍在四十年來的高點(五.二五%~五.五五%),並且聯準會在通膨下滑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將原先預期六至七碼的降息幅度,砍到僅剩一碼,然而美國股市仍在今年持續創新高,漲幅都集中在科技族群,並非全面性上漲。其中資訊科技(三一.七%)和通訊服務(二九.四%)表現延續去年佳績,成為今年漲幅最大的前兩個板塊,表現最差的則是房地產(負五.六%)和原物料(三.六%)。雖然指數表現良好,但各板塊表現落差極大,整體來說,主要受惠的皆是成長概念的公司。

 

不僅美股各板塊有此落差的表現,各國股市亦是如此,在MSCI編製的各國股市指數當中,表現前三名分別是台灣(二○%)、美國(十四.九%)和印度(十五%),這三個國家今年GDP表現皆具大幅成長的題材,相對來說,經濟成長不佳的中國(六%)和歐洲(四.五%),表現則輸給整體世界平均(MSCI ACWI指數十一.六%)。

 

總結來說,在長期維持高息的環境下,市場將會青睞具成長概念和規模性的優質公司,雖然在指數持續創新高的順風環境,對個別投資人卻並非友善,反而更加考驗投資人在此環境下的選股能力和風險控管,須有效率地分配資金,才可能在此趨勢下穩健前行。

延伸閱讀
先進封裝熱迎來設備需求爆發 ——兼論晶圓級AOI設備廠由田
先進封裝熱迎來設備需求爆發 ——兼論晶圓級AOI設備廠由田

2024-06-26

後疫情時代下的醫材經濟 ——兼論聯合骨科、愛派司2家公司
後疫情時代下的醫材經濟 ——兼論聯合骨科、愛派司2家公司

2024-06-19

顏值經濟:消費者質變與廠商重塑 ——兼論醫美線材公司:晶鑽生醫
顏值經濟:消費者質變與廠商重塑 ——兼論醫美線材公司:晶鑽生醫

2024-06-12

製造業回溫催化銅價上漲 ——兼論線材廠萬泰科
製造業回溫催化銅價上漲 ——兼論線材廠萬泰科

2024-06-05

從保時捷看經濟起落 ——兼論專業化工廠鼎基
從保時捷看經濟起落 ——兼論專業化工廠鼎基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