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行樂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從2023年3月起開啟近兩年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橫掃5大洲152場,隨著她唱到哪,「泰勒絲經濟」就吹到哪。
2024年2月的東京、3月的新加坡如此、5月的巴黎與馬德里也是如此、8月的華莎更讓Swifties (泰勒絲粉絲 )早早陷入搶房、搶票卡位戰中。
新加坡補貼獨攬泰勒絲,完美演繹用於製造業的產業政策
時光倒流回今年2月初,泰勒絲在日本東京舉辦4場演唱會,根據官方事後統計,光這幾天就為日本創造約340億日圓(約70億元台幣)的經濟效益。
緊接著泰勒絲移師到新加坡一連舉辦6場演唱會,星國政府以形同補貼的方式「獨攬」其在東南亞的巡演市場,完美演示過去常用於製造業上的產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將演唱會的漣漪效應,淋漓盡致地擴及到服務業上。
新加坡「獨占」泰勒絲,一度引爆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口水戰。泰國總理賽塔公開指稱星國在獨家協議中,提供每場多達300萬美元(約9700萬台幣)補助,條件是泰勒絲得全部6場演出都須留在新加坡。
「以鄰為壑」的做法,引來泰國、菲律賓鄰國不滿
這種被視為「以鄰為壑」的做法,引起泰國與菲律賓等鄰國不滿,菲國議員更要求外交部尋求駐馬尼拉的星國大使解釋。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即使他們不包場,其他國家也會這樣做。
從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的口角中,凸顯泰勒絲巡演在世界各國眼中,是旅遊業票房保證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也從中看到大型演唱會對地區經濟及人民凝聚力的潛在影響。
台灣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針對此現象亦指出,當地媒體報導新加坡國家體育場(演唱會場館)附近的飯店與機位需求量增加3成,演唱會期間的酒店價格甚至傳出飆漲近3倍。
「獨占」泰勒絲為新加坡帶來「立即且顯著」的多重效益
從結果論看,新加坡政府以提供補助方式,獨家取得泰勒絲在東南亞演唱會權利,是一項成功的「戰略性投資」,目的在將該地定位成東南亞觀賞泰勒絲演出的首選目的地,更把經濟和文化利益都留在新加坡境內,「獨占」泰勒絲確實為新加坡帶來「立即且顯著」的多重效益。
新加坡4月公布2024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2.7%,而首季服務業產值成長3.2%,其中旅館業成長格外出色,主因是2024年首季就迎來435萬人次的海外觀光客,較前一年增加50%。
新加坡場30萬名觀眾,確實過半來自海外
而泰勒絲從3月2日至9日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舉行的6場演唱會,共吸引超過30萬名觀眾,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事後分析,這些觀眾過半來自海外;旅遊平台Trip.com的數據顯示,在泰勒絲巡演前後的兩周內,當地航班與飯店預訂量成長翻倍,住宿增幅更達462%。
童振源說,根據野村證券估算,泰勒絲每場演唱會收入約為1,400萬美元(4.5億元台幣),在新加坡6場演唱會,總收入大約是8,400萬美元(約27億元台幣)。
帶動星國旅遊收入高達120億元
他另外引述星展銀行經濟分析師估計,整個泰勒絲演唱會帶動的相關旅遊收入為約為96億元台幣,估佔新加坡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的0.2%。此外,馬來西亞銀行經濟分析師估計,泰勒絲巡迴演唱會相關的旅遊收入,可能達到3.5億元至5億元星元(約120億元台幣)。
而間接經濟效益上,除提高新加坡在流行音樂界與大型演唱會的國際知名度外,更創造出大約3,000個臨時就業機會,並將對星國活動產業人才產生正面影響。誠如星國社區、文化和青年部長唐振輝所說,預期的經濟效益,遠超過補助規模,也彰顯出星國利用大型活動促進觀光業和刺激經濟的用心。
新加坡藉由泰勒絲的演唱會,完美演示了過去用在半導體業、電子製造業的「產業政策」,拿來套用於服務業的成果,這是否也預示著新思維下產業政策的新時代到來?其他國家開始思考是否能如法泡製、拿香跟拜?
所謂產業政策是政府一系列引導經濟措施的總稱,針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特定產業、企業或經濟活動,提供補貼、租稅減免、基礎設施發展、保護主義法規,以及研發支援等。產業政策通常用於製造業,最常見的是半導體、電動車和化學品等。
此外,產業政策主要是結構性、而非短期性作為,因為從政策設計到實施需要好幾年時間。從實現投資、興建工廠和營運、人才的聘用、工人的培訓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如果規劃良好,產業政策可以對就業、生產力和技術轉移產生長期的正面效應。
過去對於服務業,各國政府也會有補助和稅務優惠,但很少會貼上「產業政策」的標籤。
哈佛大學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福特基金會教授羅德里克(Dani Rodrik)就主張,產業政策應擴大到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只要它們能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以及帶來正向社會效益。
這對新加坡這類樣以服務業(包括金融)為主軸的經濟體尤其適用,因為服務業占星國GDP的比重從2000年約60%擴大到2023年的約70%,占總就業人口70%以上。
因此,新加坡政府利用特殊補貼和財政激勵措施來吸引國際巨星前來舉辦演唱會,其實是轉個彎提振旅遊業、活絡消費,當局看到了創造就業機會和刺激經濟的長期好處。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加坡花重金補助泰勒絲演唱會,無異是一種另類的產業政策,搭配區域交通樞紐的利多,星國「借力使力」成為大型音樂會和其他流行文化活動的區域中心。
看起來像一次性措施,但可能演進為更持久產業政策
或許這次的看起來像一次性措施,但將來可能演進為更持久的產業政策,如果新加坡政府以提供補貼來吸引國際巨星的做法證明是有效的,其他國家可能會跟進,尤其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
泰勒絲演唱會帶來的短期經濟效益無庸置疑,但新加坡的做法也強調了永續發展的長期願景,透過自我定位為世界級活動和娛樂的首選目的地,目的是要提高其全球聲譽,並吸引對旅遊和酒店業的持續投資。
泰勒絲到新加坡的演出不僅是一場流行樂盛宴,也展現新加坡政府精準、巧妙策劃重大活動的整合能力。
6場演出只有短短數日,但其對新加坡商業、觀光及音樂文化等生態系的影響,此刻與未來幾年內都在持續產生共鳴。
本專題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