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8)
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之下,不少分析認為,德國作為歐洲汽車產業的代表國家,或將成為未來直接面對衝擊的「海嘯第一排」。
究竟,面對中國的競爭,德國應不應該害怕?無懼迎戰歐陸老牌車廠的中國,又占有哪些優勢?《今周刊》獨家專訪德國權威汽車產業研究機構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創辦人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為讀者提供第一手的在地深入觀點。
以下,為專訪問答節選。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您如何看待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對德國乃至歐洲整體汽車產業的影響?
施密特答(以下簡稱):目前在西歐市場,平均每十輛的純電動新車銷售中,就有一輛是來自中國品牌,但如果將眼光轉到中國,其實歐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下降幅度,是遠遠大於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增加的市占率幅度。換言之,中國電動車發展至此,對於德國汽車產業確實已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
平價車喪失品牌光環效應
德OEM調整產品線 推中國獨立產品
於是,我們看到,像福斯這樣的德國品牌,製造商現在不得不調整其在中國的產品和銷售策略,並變得更像一家中國公司。在平價車市場,過去歐洲品牌的光環效應,如今不僅已消失,甚至還可能成為「逆風」,這也導致德國的許多汽車設備製造商(OEM),不得不調整產品線,以適應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客戶的口味。
舉例來說,以前我們看到歐洲車廠供應鏈,在中國提供長軸版車型(Long Wheelbase)等「全球產品的變體」,但現在,他們只為中國市場提供獨立產品。例如,福斯最新推出的概念車ID. CODE,就神似中國小鵬汽車的車型。
不過,在中國高端車市場,像是BMW、賓士、保時捷、奧迪等德國品牌,在某種程度上,仍受市場的區隔保護。中國汽車品牌目前在進攻這個相對「高利潤」的市場上,仍面臨不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