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8)
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年復一年。中國政府在承認我提出的問題時,對我一直很有禮貌。但是,他們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卻是一直令人失望⋯⋯。」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視訊畫面另一端的史蒂芬.羅奇(Stephen S. Roach),輕嘆了一口氣。
現任耶魯大學傑克森全球事務研究中心(Jackson Institute of Global Affairs)資深研究員的羅奇,是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他曾擔任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過去多年,也一直被外界視為是中國的「好朋友」。
曾經,羅奇自稱是打死不退的「中國樂觀主義者」;曾經,他對中國經濟發展總是高度看好,更是鼓吹全球投資中國的華爾街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從二○二一年開始,隨著中國官方發動一連串對科技巨頭的無預警打壓政策,加之對房市的嚴格調控,在整體「國進民退」的趨勢下,羅奇對中國經濟的傳統樂觀看法出現了一八○度逆轉。過去兩年,他更曾因此多次發表「懺悔文」,聲稱對中國與香港經濟的前途嚴重質疑。
中國「總要素生產力」長年偏低
一○至一九年間平均每年下降1.4%
不過,在中國電動車等政府扶植的重點新興產業加速出海,以及官方於今年三月兩會後大力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羅奇有別於近兩年談及中國展望的悲觀論調,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對中國的看法多了些積極的情緒。「對於政府開始重視『總要素生產力』,我是持肯定態度的。」他強調。
羅奇解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口中的新質生產力,其實就是經濟學家談了很多年的「總要素生產力」。而中國政府之所以選在此時,喊出要加速提升「總要素生產力」,在羅奇看來,或許是因為歷經這兩年的經濟動能急速冷卻,官方終於體認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 總要素生產力:指不包括資本和勞動力等外來輸入,其他所有影響一國經濟產出的要素,一般解釋為技術進步、創新或要素間的搭配效率。
什麼樣的問題?答案是,總要素生產力長期低落不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