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日漸普及的「碳揭露」,幫助企業自我診斷碳排情況,不僅受資金青睞,更提升市場競爭力。國際非營利組織CDP整合國際碳排申報機制、為中小企業客製問卷,讓碳揭露便捷低成本。
淨零碳排致出口企業「碳焦慮」 國際NPO可助企業因應
現今,淨零碳排已是全球需共同面對的課題。隨著歐盟CBAM上路,許多國家也開始制定自己的碳定價制度。碳排成本提高,也連帶造成以出口為導向的眾多台灣企業面臨龐大「碳焦慮」。
不過在淨零轉型的路上,除了政府可以與企業的合作,推動漸進式產業變革,國際非營利組織推動「碳揭露」也能幫助企業準備好面對政策、商業模式的全面維新。
3月18日,今周刊主辦的「2024 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邀請了碳揭露計畫(CDP)首席影響官妮可萊特·巴特利特(Nicolette Bartlett)針對「碳揭露」發表演講。CDP創立2000年於倫敦創立,是長期關注環境議題、鼓勵企業進行碳排揭露的國際非營利組織。
截至2023年,全球透過CDP完成碳揭露的企業已超過二萬三千家、遍佈一百三十多個國家,甚至美國政府也透過CDP揭露碳排。自《巴黎協定》以來,碳揭露更累計增加了 300%,其中又以亞洲地區的增長最為顯著。
碳揭露之所以重要,在於申報的碳排數據有助於幫助企業本身、投資方及客戶辨認出生產過程中的碳排熱點,並針對它們進行減碳。
「能測量就能管理」 「碳揭露」是減碳關鍵第一步
巴特利特強調:「凡是能測量的,就能管理(What you can measure, you can manage)。」雖然許多企業才剛剛要開始減碳而難免焦慮,但據巴特利特所說,碳排揭露就是關鍵的第一步。有了數據,就能制定策略,逐步轉型。
但短期內碳揭露真的對公司營運有助益嗎?巴特利特分享,碳揭露完善的公司,資金及客戶較能掌握成本及風險,自然容易受到青睞,因此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較強。而當政府公布官方強制的碳揭露制度後,這些提早佈局的企業也早已經準備好而能從容應對。
巴特利特並表示,CDP的目標是建立全球通行、對企業而言最方便的碳揭露機制:由於各國使用的碳揭露數據計算方式並不統一,數據之間並無可比性;且同一企業的客戶遍及各國時,甚至需要填答多份重複的問卷,不僅使減碳制度缺乏效率,並造成企業無端浪費許多成本在申報作業上,中小企業尤其受影響,也降低其碳揭露意願。
每多花一分錢在申報 就少花一分錢在減碳行動、
「每多花一分錢在申報上,就是少一分錢在減碳行動。」巴特利特說。為此,CDP的問卷將與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S2 號「氣候相關揭露」、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以及自然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NFD)等接軌,最終目標是讓全球企業只需填寫一次問卷,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申報,世界各地淨零轉型的趨勢也能彼此接軌。
此外,巴特利特分享,CDP針對中小型企業推出新版問卷,讓繁雜重複的問題簡化、客製化,精準地讓對的公司填答對的問題。「你可能記得我們以前有非常多問卷,但今年,就只會有一份。」巴特利特表示,企業不會再需要填答與自己無關的問題。
例如,被判定與水資源較相關的企業,會收到水資源相關的問卷,反之則否。如此一來,中小企業的申報成本又能進一步降低。
▲CDP首席影響官妮可萊特·巴特利特出席ESG永續台灣高峰會,剖析「碳揭露」的重要性及國際碳排申報機制接軌。蕭芃凱攝影
在座談會中,巴特利特進一步分析,ISSB的揭露機制聚焦在「由外而內(outside-in)」的風險,企業必須考慮生態多樣性、全球暖化等趨勢對其未來盈利能力的可能影響。
而另一種觀點──包含CDP問卷的部分問題──則是考量「由內而外(inside-out)」的風險,企業需要考慮其營運對外部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例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及碳排放等等。
這兩種觀點對於企業的淨零轉型而言都非常重要。她舉例,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在演講中提及,該公司生產的電子紙可以幫助許多業者減少紙張成本、並大幅降低碳排,在未來減碳轉型的大趨勢中前景樂觀;而公司在產品製程上,也講究低碳排,力求最小化對環境的衝擊。如此「由外而內」及「由內而外」雙向的考慮,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