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環境和經濟因素的轉變,全球生育率持續崩跌,少子化現象正在蔓延,即使許多已開發國家紛紛祭出育兒補助措施、生育獎勵等,仍難見其成效。
其中,中國的少子化危機漸趨嚴峻,2022年、2023年,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口已連兩年呈現負成長的態勢,有智庫研究發現,在中國養小孩的成本位居世界第2高。
究竟在中國生兒育女的成本有多高?研究分析了幾項數字,以及中國人口加速萎縮的重要關鍵。
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澳洲研究人員發現,在中國撫養孩子的整體成本高於人均GDP的2.08倍,育兒成本位居世界第2高,超越美國和日本,僅次於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南韓。《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指出,在南韓,要拉拔一個孩子長大到18歲需花上3.65億韓圜(相當於271,957美元;859萬元新台幣),其中教育費用為大宗,以因應競爭激烈的就學環境。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智庫「YuWa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育媧人口研究)釋出最新報告,報告中估算從孩子出生到18歲,中國父母的平均開銷與人均GDP進行比較,在18歲之前養兒育女的平均成本為74,800美元(約236萬元新台幣),相當於人均GDP的6.3倍,若要再讓孩子完成大學學位,那麼費用就會上升到超過94,500美元(約299萬元新台幣)。
報告也指出,就養育成本之於人均GDP的倍數來看,中國的6.3倍遠高於澳洲的2.08倍、法國的2.24倍、美國的4.11倍、日本的4.26倍。南韓撫養孩子的成本最高,達到人均GDP的7.8倍。
生育成本高、女性難平衡家庭和工作
「由於生育成本高昂,加上女性難以平衡家庭及工作等原因,中國人生孩子的意願幾乎是世界上最低的。」「毫不誇張地⋯⋯中國生育率正在崩跌」,該報告指出,「生育意願」(Fertility willingness)指的是人們心目中想要生幾個孩子,從多項調查中顯示,「在中國,生育意願低於兩個。」
根據《CNN》報導,在過去兩年,中國人口持續在萎縮,2023年出生人數,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949年)以來的最低生育率;同年,中國人口被印度超車,印度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研究認為,中國當前的社會、家庭結構、職場環境等對於女性生育並不友善,女性生子的 「時間和機會成本太高了。」報告稱,生小孩的重擔幾乎落在母親身上,「由於撫養孩子的緣故,作為母親的女性往往會犧牲工作及閒暇時間,」再看到身為男性的父親,鮮少會因為生兒育女而影響工作,「父親會失去的大多只有休閒時間。」
「撫養孩子的時間、勞動力和金錢成本削弱中國女性生子的意願。」
《CNN》指出,請產假的婦女很可能會在工作中面臨「不公平的待遇」(unfair treatment),像是被調到其他單位、減薪,甚至錯過升職的機會,讓她們重返工作崗位變得相對困難。 報告中援引多篇論文,發現有孩子的婦女,其薪水可能會減少12%至17%。
育媧的報告也補充說道,一旦政府沒有補助公司員工請產假所衍生出的成本,雇主多會避免聘用育齡婦女,「這種情況在中國其實早已屢見不鮮」,研究人員直言,女性在工作面試時也會被問及生育計劃等相關問題,但男性卻不必承受這些。
女性不再視「結婚生子」為人生必要道路
正因為如此,「在中國,有愈來愈多女性抗拒成為一名母親。」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女性的這些犧牲相當普遍,但隨著時代轉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愈來愈多,經濟也更獨立, 倫敦國王學院大學政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艾莉森.沃爾夫(Alison Wolf)在其著作《女力時代》(The XX Factor : How the Rise of Working Women Has Created a Far Less Equal World)中曾說,1950年全球女性受教育程度大約只占男性75%,如今則逼近9成,她認為,今日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女性,已自成一個階級,且步步拉近和男性的距離。
為此,專家認為,女性不再需要仰賴「嫁得一名好丈夫」而取得生活保障,取而代之的是,她們憑藉自身專業及努力來獲得成就,《CNN》報導,有愈來愈多女性會優先考量職涯及自我發展,而不是婚姻和生子等傳統之路。
專家示警:政府應正視人口變化的後果
「生育率下降將對於中國的經濟成長潛力、人民幸福指數,乃至中國在全球的國際地位等,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生育率幾乎是世界上最低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它的生育成本幾乎是世界上最高的。」研究人員這麼說。
中國人口問題專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高級研究員易富賢(Fu-Xian Yi)也向《BBC》表示,「快速高齡化、少子化和勞動力萎縮,恐讓經濟下行的中國將無力構建『國際新秩序』。」
易富賢認為,中國在2023年的出生人數僅是1990年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將快速衰落,且內需持續低迷的狀況下,經濟和就業不得不繼續依賴出口。
2023年4月,易富賢在一篇評論中寫道,「中國正大量投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以消弭高齡化及低生育率帶來的經濟拖累。」
他表示,「中國的衰落將是漸進式的,在未來幾十年內,中國仍將是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經濟體,但其人口和經濟實力恐將持續下降。」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研究人員表示,中國政府應擬定策略,儘快降低人民的生育成本,包括稅收、住宅補貼,甚至是對於婦女更有保障且平等的產假、育嬰假等,以挽救中國人口負成長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