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投資人可能沒有太多閒暇歡度派對,因為本周將公布的最新美國就業報告和歐元區通膨數據,將影響聯準會 (Fed) 和歐洲央行 (ECB) 的貨幣政策走向,市場將迎來忙碌的開年。
隨著時序邁入2024年,四個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主題值得特別關注:
一、市場對Fed的降息預期是否過於樂觀?
二、歐元區通膨率由跌轉升,是否使ECB的拖慢轉向寬鬆的腳步?
三、日本央行「鷹」影幢幢?
四、中國經濟能否重新站穩腳步?
首先,儘管Fed在去年12月政策會議所提供的指引(利率點陣圖),預測今年將降息3次而且只各降1碼(25個基點),卻絲毫未能動搖市場對美國2024年將有6次降息的預期,目前市場的定價押注Fed今年可能降息160個基點。
但考量到美國經濟並未陷入衰退,以及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等官員,在上次決策會議後試圖淡化降息前景,市場的預期心理似乎有點過度樂觀。2024年1月3日將公布的去年12月會議紀錄,可能強化Fed觀點:未來幾年只會有適度寬鬆政策。
在通膨逐漸緩解下,預測利率路徑的另一個線索是,Fed官員對就業市場前景的看法。就業市場的健康狀況,對於衡量美國「金髮女孩」經濟會否持續到2024年至關重要,這使得1月5日公布的12月非農就業報告,成為外界矚目焦點,因為就業市場太熱或突然急凍,都可能動搖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信心。
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美國去年12月的勞動市場既不太冷也不太熱,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15.8萬到16.5萬,低於去年11月的19.9萬個;失業率將小升至3.8%,平均所得也沒太大變動,月增0.3%、年增3.9%,而去年11月年成長4.0%,仍高於通膨率,顯示Fed未來幾個月不太可能降息。
如果非農就業數據太強,投資人可能會減少對降息的押注,導致華爾街陷入恐慌性賣壓。但若就業數據無法提供任何新方向,投資人可能會轉向本周發布的其他數據,包括周三和周五陸續公布的ISM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周三的JOLTS職缺數據、周四的Challenger裁員報告,以及周五的工廠訂單。
歐元區通膨率 可能意外由跌轉升
儘管市場因預期ECB將轉向降息而雀躍不已,但預定1月5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顯示歐元區去年12月通膨率將是8個月以來首次上揚,從去年11月的2.4%躍升至3%,終結了連三個月比預期低的跌勢,但主因是一年前的基期較低。
通膨率意外走高,可能會讓預期ECB在2024年6度降息(各1碼)的投資人感到不安,因為這顯示歐元區通膨率要持續穩定在2%目標附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好消息是:不計波動較大的能源、食品及菸草、酒類的核心CPI,將由11月的3.6%降至3.4%,為2022年3月以來最低。若果真如此,投資人很可能會維持降息押注不變。
再者,日本銀行(央行)已開始轉「鷹」?日銀去年一直斷斷續續地採取措施以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除了逐步取消殖利率曲線控制、鬆綁對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的束縛外,並透過決策官員的一些談話引導更大的政策彈性,央行2024年可能持續採取更多退出超寬鬆政策的措施,市場普遍預期,日銀將在2024年第2季(日本工資談判季節過後)取消負利率政策。日本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可望扭轉日圓對美元多年來的跌勢。
中國今年經濟成長 可能放緩至4.6%
最後,2023年中國經濟可望達成北京設定的5%成長目標,但有部分原因是2022年的基期太低,當年因新冠疫情封鎖導致經濟下滑,因此,2024年恐怕很難出現同樣令人欣喜的表現,因為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房地產業的困境拖累經濟的時間比預期更長,加上消費者信心和支出仍很保守,以及全球需求疲軟和地緣政治緊張進一步加劇其經濟障礙,國際貨幣基金(IMF) 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增速可能會放緩至4.6 %。
雖然近來北京當局祭出的政策寬鬆在某些方面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但要維持成長力道,亟需在2024年推出更多的政策支持來實現其目標:從營建主導的成長轉型為由消費拉動的成長,但這也意味著債台高築的中央與地方政府要進一步舉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