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台灣的創投合夥人都是自己募資並出資投入基金,每個員工都有機會享受到出場紅利而非領年終獎金,台灣的創投才能真正開始跟國際接軌。
近期台經院研究六所發表今年《臺灣早期投資趨勢年報》,提到台灣未跟上兩年前的撒幣狂潮而導致新創投資沒有明顯衰退,但我認為這是結果而非原因。真正造成台灣新創投資跟全球不同步的因素,還是資本環境跟創投結構。
過去提過,台灣創投採用股份有限公司結構,相較於全球各國創投採用有限合夥人制度,好處是穩定,但對經理人與員工缺乏激勵誘因。反觀矽谷,創投基金出場時往往是合夥人及員工離職的時候,績效好的拿到數百萬美元,離職去創業或創基金,績效差的可能基金收掉,離職去找工作。
而在兩年前第二次量化寬鬆與科技股狂飆時,出場熱潮退出資金幾乎全部回到創投,既然許多合夥人前年才剛剛拿到分紅、又募得新基金,一方面會雇用新人,另一方面在聯準會升息、資本市場退燒、企業估值大幅降低的市況下,自然不需要急著投資。
回到台灣跟全球投資趨勢脫鉤的問題。過去五年,台灣新創投資以企業投資為主,而企業投資沒有管理費,投案數量也是年度目標,所以沒有過去三年的熱潮與縮手。而台灣創投也因為很少投資到國際新創、在前年大量出場,所以沒有回收資本進來,也就沒有大量新基金成立跟囤積管理費與紅利的能力,所以也必須持續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