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新創投資與全球脫鉤的主因

台灣新創投資與全球脫鉤的主因

2023-12-13 10:00

直到有一天,台灣的創投合夥人都是自己募資並出資投入基金,每個員工都有機會享受到出場紅利而非領年終獎金,台灣的創投才能真正開始跟國際接軌。

近期台經院研究六所發表今年《臺灣早期投資趨勢年報》,提到台灣未跟上兩年前的撒幣狂潮而導致新創投資沒有明顯衰退,但我認為這是結果而非原因。真正造成台灣新創投資跟全球不同步的因素,還是資本環境跟創投結構。

 

過去提過,台灣創投採用股份有限公司結構,相較於全球各國創投採用有限合夥人制度,好處是穩定,但對經理人與員工缺乏激勵誘因。反觀矽谷,創投基金出場時往往是合夥人及員工離職的時候,績效好的拿到數百萬美元,離職去創業或創基金,績效差的可能基金收掉,離職去找工作。

 

而在兩年前第二次量化寬鬆與科技股狂飆時,出場熱潮退出資金幾乎全部回到創投,既然許多合夥人前年才剛剛拿到分紅、又募得新基金,一方面會雇用新人,另一方面在聯準會升息、資本市場退燒、企業估值大幅降低的市況下,自然不需要急著投資。

 

回到台灣跟全球投資趨勢脫鉤的問題。過去五年,台灣新創投資以企業投資為主,而企業投資沒有管理費,投案數量也是年度目標,所以沒有過去三年的熱潮與縮手。而台灣創投也因為很少投資到國際新創、在前年大量出場,所以沒有回收資本進來,也就沒有大量新基金成立跟囤積管理費與紅利的能力,所以也必須持續出手。

 

還有一個脫鉤因子,是台灣經濟以外銷製造業為主,加上疫情管控得宜、中美情勢逆轉與供應鏈斷鏈、台商資金回流等因素,所以台灣資金成本偏低,利率也一直維持平穩,所以跟歐美過去兩年的資本環境差異很大。

 

但說到底,就跟台灣股市有漲跌幅限制一般,表面上保護散戶,卻造成反應企業市場價值的時間效率不佳。而台灣新創資本與機構體質不夠國際化的因素,將持續阻擋台灣新創獲得國際資金與市場的機會。

 

直到有一天,台灣的創投合夥人都是自己募資並出資投入基金,每個員工都有機會享受到出場紅利而非領年終獎金,台灣的創投才能真正開始跟國際接軌。政府正在規畫的恢復投資抵免等振興創投措施,也可以從這些角度出發,鼓勵遵循國際創投制度的管理團隊與基金,台灣的一級市場才能真正叫風險投資。

 

(本專欄由鄭博仁、詹益鑑、許毓仁、林家振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2023-11-15

矽谷的亞裔移民與人才競爭
矽谷的亞裔移民與人才競爭

2023-10-18

賣產品與賣公司的差異
賣產品與賣公司的差異

2023-09-20

矽谷為何難以複製
矽谷為何難以複製

2023-08-23

針對潛在收購方的創業策略
針對潛在收購方的創業策略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