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趁著幾乎完全封鎖中國邊境近3年的新冠防範措施結束之際,富裕的中國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轉移出境。
他們用存款購買海外公寓、股票和保險。由於可以再次飛往東京、倫敦和紐約,中國遊客在日本購買公寓,並把錢存入利率高於中國的美歐帳戶,目前中國的利率很低,而且還在下降。
資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國內對疫情後復甦乏力以及更深層次的問題感到不安,比如作為家庭財富主要來源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令人擔憂的放緩。
對一些人來說,這也是因為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治下經濟走向感到擔憂,習近平打擊商業活動,加強了政府對社會許多方面的控制。
中國人買房搬現鈔「清點這麼多現金真的很累」
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人隨機應變,以繞過中國政府對向海外轉移資金的嚴格控制。他們購買了小到可以不起眼地分散在隨身行李中的金條,以及大量外幣。
房地產也是一個選擇。東京一家在線房地產上市服務公司「神居秒算」的首席執行官趙傑(音)說,中國人已經成為東京300萬美元或以上公寓的主要買家,他們經常帶著一箱箱現金付款。「清點這麼多現金真的很累。」
他說,在疫情暴發之前,中國買家通常以33萬美元或更低的價格購買東京的一室公寓出租。現在,他們正在購買更大的房子,並獲得投資簽證,舉家搬遷而來。
▲東京的豪華公寓Park Tower Harumi吸引了中國大陸買家。 HIROKO MASUIKE/THE NEW YORK TIMES
▲東京Branz Tower Toyosu的花園,這座奢侈公寓樓盤也吸引了中國大陸的買家。 HIROKO MASUIKE/THE NEW YORK TIMES
8年前中國資金外流潮 一度引發金融危機
據估計,今年每月有50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主要來自中國家庭和私營企業。
專家表示,資金外流的速度可能不會對中國17萬億美元的經濟構成迫在眉睫的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許多關鍵製成品的出口強勁,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
如果有更多家庭將儲蓄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可能會引起警惕。近幾十年來,大規模資金外流在拉丁美洲、東南亞,甚至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初在中國引發了金融危機。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表示,相信局勢已經得到控制。流出中國的資金削弱了人民幣對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匯率。人民幣的疲軟有助於維持中國的出口,而出口支撐著中國數千萬的就業崗位。
流出中國的資金「非常可控」,恒生銀行上海辦事處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說。
▲在六福買珠寶。 BILLY H.C. KW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為何中國有信心 這次不會重蹈8年前覆轍?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仍然依賴於8年前為遏制貨幣危機而實施的一些限制措施。當時實施的其他限制措施,如審查進出口以發現偽裝的國際資金轉移計劃,已經任其失效,儘管今年再次出現資金外流,也沒有重新實施。
流出中國的資金大致與中國巨額貿易順差帶來的資金相當。令其他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感到沮喪的是,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和其他先進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加,儘管歐洲已用國內生產取代了更多進口。
今年早些時候,人民幣跌至16年來的最低水平。在過去兩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元兌人民幣徘徊在7.3左右,上週才有所回落。
8年前,中國出現了資金外流潮,原因是股市崩盤,以及政府試圖以可控方式讓人民幣貶值的嘗試失敗。中國央行不得不每月動用多達1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
相比之下,根據央行數據,自夏中以來中國似乎每個月要用大約150億美元穩定其貨幣。「看不出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外交關係協會的國際金融專家布拉德·塞瑟說。「壓力水平目前還遠不及2015或2016的時候。」
2015和2016年的資金外流源於大型國企在將大筆資金轉移到海外。如今政府對這些公司加強了政治控制,已經看不到有類似的流動了。
現在是中國的私營企業和家庭在向海外轉移資金。不過由於財富很大程度上是跟房地產捆綁的,出售並非易事。
資金困在房地產、澳門賭博洗錢這條路也行不通了
與此同時,上海、深圳等等城市的那些原本可以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等外幣的非法兌換業務,也已經在8年前被警方取締。
▲中國遊客在香港旅遊期間乘坐渡輪。 BILLY H.C. KW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監管機構已經關閉了幾乎所有前往澳門的賭博游途徑,那裡是中國的一個獨立管理的地區。賭博游曾經讓富有的中國人可以用人民幣買籌碼,拿出一部分玩百家樂紙牌或輪盤賭,然後把剩下的轉成美元提出。
北京還禁止在海外對酒店、辦公樓等缺乏地緣政治價值的資產進行投資。中國的對外投資限制措施的制定者潘功勝已於7月升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然而家庭和企業仍然有辦法把資金轉到海外。
中國人搶買金條、去香港買保單「早上7點半前沒排隊輪不到」
近日的一個下午,中國銀行和中國招商銀行在大陸的分行給出的金條價格,比它們在香港的分行要高7%。這種價差表明國內對易於轉往國外的黃金需求高。
大陸人還有一個把資金轉出中國的辦法,就是到香港的銀行開戶,然後將錢款匯入該戶頭,用於購買類似銀行存款證的保險產品。
據香港保監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前往香港的大陸人購買新保單的費用,比2019年上半年高出了21.3%,在大流行期間,這種銷售幾乎絕跡。
▲週一,香港的中國銀行外排起了長隊。 BILLY H.C. KW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近日一個早晨,中國銀行位於香港九龍的一家分行早上7:30就有大陸人在排隊等待開戶了,距離銀行開門還有90分鐘。香港保險經紀瓦萊裡烏斯·羅說,排隊的人實在太多,如果8點之後才趕到,能不能在銀行下班前排到就得看運氣了。
一般家庭會用3到5萬的美元購買保險產品,這比之前要多出了幾倍,羅先生說他們是在尋找安全的地方存放自己的積蓄。「還有一些人手上有雄厚的資本,」他說,「他們要的是一個可以保值的投資方案。」
Li You和Hikari Hida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作者簡介
Keith Bradsher是《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長、香港分社社長、底特律分社社長,以及華盛頓記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間常駐中國進行報導。
Joy Dong常駐香港,報導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新聞。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註:全文獲《紐約時報》授權,By KEITH BRADSHER, JOY DONG© 2023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