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美國能源部唯一核准設廠的小型核電廠(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在十一月初正式宣告流產。
小型核電機組發電量在三○○MW(百萬瓦)以內,不到台灣墾丁核三廠一個機組的三分之一,因為發電量較小,容易冷卻,利用自然對流即可移除餘熱,可避免核災疑慮,被擁核專家與政治人物視為取代傳統核電廠、打敗太陽能與風力的最佳選擇。總統候選人郭台銘曾在五月喊出「一縣市一核電廠」的能源政策,就是想要推動小型核電廠。
然而,美國最領先的小型核電開發公司「新核規格電力公司」(NuScale Power Corp.)在十一月初,卻宣布終止公司與猶他州電力系統聯合開發的「無碳電力計畫」。
發電成本暴增 無商業可行性
這個計畫原定裝設六個小型核能發電機組,每個機組發電量僅有七十七MW,約為台灣核三廠單一發電機組發電量的十二分之一,再配合太陽能電場的電力,逐漸取代現有的燃煤電廠,供應約三十萬戶用電需求。
新核規格電力公司的執行長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在記者會上坦承,小型核電廠發電成本「太貴」,過去兩年成本暴增超過五成,算起來每百萬瓦時的發電成本飆升到八十九美元,猶他州電力系統無法在這個成本之上購電,霍普金斯講得直白:「當你騎在死馬上,就得趕快下馬。」
霍普金斯公布的「每百萬瓦時發電成本八十九美元」,用白話文來說,換算約等於「一度電二.八六新台幣」,而且還要加上電網將電力從發電廠送到終端用戶的成本與利潤,基本上沒有商業可行性。我們用台電電費比較就可知道美國小型核電廠發電有多貴,今年台電調漲後的夏季電價表,用電三三○度的豪宅家庭每度電費也就二.三八元,用電一二○度以下的小家庭,每度電費才一.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