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調配方、護設備、升良率 都靠它 新創、傳產都在瘋 你想不到的AI應用

調配方、護設備、升良率   都靠它  新創、傳產都在瘋  你想不到的AI應用
全球柑仔店董事長徐惇穎用 AI挑竹子、調原料配方,加快製作各類竹製品的時間。

張如嫻

科技

攝影/ 陳睿緯

1405期

2023-11-22 11:10

台灣企業導入AI的速度雖然較中國、東南亞慢,仍有小新創、老傳產早已跟上,他們用AI提升工作效率,準備在市場上大展身手。

人工智慧(AI)應用百花齊放,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調查,最多企業應用AI的領域是研發、生產與資訊,較成熟的技術則是電腦視覺,也就是影像辨識、瑕疵檢測等;但不了解AI或尚在評估的企業比率,仍高達四九.三%。而導入AI時面臨的挑戰,則以數據資料不足且難整合、人才招募困難、產業供應鏈AI相關技術未成熟排名前三。

 

專門協助製造業者導入AI的杰倫智能執行長黃建豪指出,若單看製造業,大多應用場景是在製程上,用來提升良率,現在則慢慢擴展至研發、採購。

 

企業應用AI的領域(複選)

 

企業導入AI   成本是門檻

 

不過,也因為製造業早已習慣凡事降低成本,所以導入AI時,成本與投資報酬率仍然是第一考量,「所以讓他們先了解、試用很重要。」黃建豪說。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岳俊豪同樣指出,企業導入AI時,成本是一大門檻,尤其中小企業通常會先觀察別人的作法和成果,速度較慢,因此政府須積極推動「燈塔工廠」,也就是輔導指標性大廠做示範,才會讓其他企業更願意投入。而從比率來看,現在已採用AI技術的企業,的確在市場上較有競爭優勢。

 

《今周刊》走訪台灣北、中、南傳統製造業工廠,發現無論是歷史悠久的老牌製造業者,或是幫傳產找到新出路的新創公司,部分業者已經將AI用在生產和管理上,並取得成效,而且,還是我們從沒想過的應用方法。AI究竟是如何替他們解決痛點、提升工作效率,帶動這些傳統產業轉型

延伸閱讀
打造企業級生成式AI應用 掌握開放、可信任、業務優化、商業價值四大特點
打造企業級生成式AI應用 掌握開放、可信任、業務優化、商業價值四大特點

2023-10-19

力拼傳統製造業轉型 家寬實業攜手蔚藍雲打造數據治理環境 提升企業 AI 營運韌性
力拼傳統製造業轉型 家寬實業攜手蔚藍雲打造數據治理環境 提升企業 AI 營運韌性

2023-08-16

後疫情時代AI應用展新局!從個人醫療到旅遊服務 杜奕瑾:數位轉型要以人為本
後疫情時代AI應用展新局!從個人醫療到旅遊服務 杜奕瑾:數位轉型要以人為本

2021-12-13

信義房屋AI應用大爆發 率先推出「DiNDON智能賞屋」
信義房屋AI應用大爆發 率先推出「DiNDON智能賞屋」

2020-07-08

推出跨場域的AI應用,打造以顧客為中心的智慧化環境
推出跨場域的AI應用,打造以顧客為中心的智慧化環境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