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前的中東,原本彌漫一陣和解共生的空氣,以色列從與沙國離建交只差幾步;伊朗和宿敵沙烏地阿拉伯在中國斡旋下復交;巴勒基坦自治政府和急進派哈瑪斯的領導人也陸續訪問沙國。
不料,在第四次以阿戰爭50周年前夕,哈瑪斯自加薩走廊突襲鄰近的以色列城鎮,戰火一發不可收拾。弔詭的是,華爾街日報同日才引述沙國和美國官員報導,沙國已告知白宮,願意提高石油產量,藉此表示善意來爭取美國國會同意:沙國將承認以色列,美國則將和沙國簽署軍售和國防保障協定。
哈瑪斯發動這次奇襲前,明知這麼做勢必遭到以色列猛烈報復,導致自己控制的加薩地區更多平民喪命。但哈瑪斯不會跑,他們突襲並挾持人質的目的,顯然就是要引君入甕、讓以色列進入加薩人口稠密地區打城鎮戰。
哈瑪斯是阿拉伯文「伊斯蘭反抗運動」的縮寫,成立於1987年第一次反以色列占領暴動之時,屬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一支,起初以慈善為名,照顧貧窮,提供醫療和教育,頗得巴勒斯坦人好感。後來,哈瑪斯路線雖然丕變,但對以色列發動自殺炸彈等攻擊,因而惡名在外。
如今哈瑪斯要打的不只是陣地戰。以色列軍隊若在平民未疏散的情況下,發動地面攻擊,勢必死傷慘重。但這正是哈瑪斯希望並已經計劃好的。
光是以色列猛轟哈瑪斯城鎮,造成醫院在內大量平民死傷,便能讓以色列由被恐攻的受害者成了施暴的加害者,在社群媒體的傳播下,影響國際觀感甚巨。以色列打輸這場信息戰的後果極其嚴重,其重要性毫不亞於在戰場上的戰果。整個阿拉伯世界勢必群情激憤。原本和以色列友好的政府也會被迫和以色列斷交並站在敵對面。
同時,以色列也會激怒在西岸、耶路撒冷甚至以色列本土的巴勒斯坦人,形成以色列內部第二條戰線。真主黨加入戰局後,也會從黎巴嫩開闢第三條戰線。如此一來,演變成區域戰爭,背後支持哈瑪斯的伊朗也將捲入其中。
哈瑪斯顯然有民意做後盾。今年9月初,在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舉行的民調顯示,若舉行選舉,34%的巴勒斯坦人會投票支持哈瑪斯,而36%會支持法塔赫、即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世俗的主要派系。巴解原本也是游擊組織,於1993年和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
巴解主席阿巴斯在他控制西岸的公信力已陷入谷底,因為他在位20年來始終未能實現巴勒斯坦建國。如今哈瑪斯準備取而代之,成為建國運動的代表。
原本勢力僅限於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正不斷擴大影響力,同時在中東地區重建關係。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日前訪問沙國,重建雙方的關係。
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研究部資深副總裁桑澤(Jonathan Schanzer)說:「哈瑪斯可以拉進各樣角色投入和以色列的衝突,他們如今是伊朗在戰略上將戰爭帶到以色列邊境的投放管道。」
加薩市Al-Ummah 大學政治學教授阿米爾(Adnan Abu Amer)說:「哈瑪斯相信,透過政治工作、外交關係,並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外部聯繫,有助於鼓吹被以色列占領相關的論述,並合法化其武裝抵抗」。
相形之下,以色列顯然陷入一種「鏡像思維」的謬誤:很難想像別人對於理性的定義可能和我們不同。以色列誤以為,哈瑪斯和以色列相安無事可帶來經濟利益。以色列原以為,哈瑪斯會藉由改善控制區域內人民的生活狀況,來確保巴勒斯坦運動的領導地位,不會冒險發動任何重大挑釁的動作。
這種成本效益的計算方式,對民主運動或有意治理的組織或許管用,但哈瑪斯30多年還是原來的哈瑪斯,仍偏好使用狠毒的殘暴手段,對以色列始終懷有根深蒂固的仇恨,也從不隱瞞至終要消滅以色列國,且不惜付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命的代價來達成目標。
猶太人家庭出身的彭博資訊創辦人彭博(Michael Bloomberg)坦言,經歷這次事件,很難要求以色列做出實質讓步,但仍有必要,如果能朝向和主要鄰國關係正常化來建構部分協議,或許會容易一些,「達成持久的政治解決之道,符合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