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中國(含香港)出口金額占整體出口額的比率持續下降,以往,全年對中出口額總能占去台灣整體的4成以上,到了2022年,比率降到38%,至於今年,前8月的比率約是35.3%。儘管如此,中國畢竟仍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前8月台灣對其出口總額是對美國的兩倍。
於是,當這個最大市場對台灣祭出「貿易壁壘調查」,而調查結果最快又將在1個月後正式公布,後續的衝擊效應,當然必須關注。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分析這場兩岸貿易戰的可能結果與影響。其實,「可能結果」不難揣測,8月17日中國商務部已經透露「初步判斷台灣違規」,不過,在「可能影響」的層面,卻有值得細究處。
各方學者說法中,最悲觀的推論是台灣貿易順差恐將減少三分之一,這是基於中方以終止ECFA早收清單為制裁的假設;但在同樣的假設下,也有學者認為影響有限,因為「ECFA所帶來的產業效益早已不若當年。」
可留意的是,8月中旬,中國已經針對ECFA早收清單之一的「聚碳酸酯」祭出反傾銷措施,該產品的國內大廠台化,在8月營收公告中已表示受其影響,在此之前,公司則強調將以「開發其他市場」因應。中國終止ECFA的殺傷力如何?台廠能有足夠應對能力?或可從台廠在這項產品的後續業績略作觀察。
話說回來,「開發新市場」終究還是台灣對外貿易的終極解方,在這部分,報導中也針對備受關注的「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有所解讀。這份倡議雖然不談市場開放、不談關稅,但學者卻也從中發現不少隱藏牛肉;更重要的,它或許會是台灣的一支新槓桿,用來撬開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