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今周刊)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轉移重組,東協台商千大以其出色的營運表現受到矚目。
透過中華徵信所五年來的調查數據對比分析,深入探索其成果表現與未來趨勢。
由中華徵信所(CRIF)執行的二○二三年「東協台商企業一千大」調查結果出爐,自一九年開始,這是連續第五年進行這項調查(一八年進行五百大調查),而對比過去五年數字,負責調查執行與分析的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篤定地說:「東協,已然成為美中貿易戰和疫情後全球供應鏈調整中的最大贏家。」
大躍進》
整體淨利成長首超營收成長
這句評論,當然是有足夠的數據佐證。本調查是以二○二一年財報為基礎,入榜門檻為當年度營收必須超過一億元台幣,結果顯示,這一年躋身東協千大榜單的企業營收總額高達八.四兆元,更驚人的是,整體稅後淨利達到了五六七一億元,這一數字,竟超越一七年到二○年、四年累計的四五七四億元淨利,且與前次調查相比,成長率高達三三七%。強勁的成長數據,凸顯了東協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異軍突起。
若以五年比較來看,回顧過去五年,東協千大台商總營收從三.六兆元增至八.四兆元,成長約一三三%。值得關注的是,淨利的增長幅度更是超越了營收,從一○九四億元激增到五六七一億元,增幅約四一八%。
「這象徵大型台商在東協已經邁進了一重要步伐,大型台商對東協有更透徹的掌握,對當地的營運管理也更加熟稔,」劉任解釋數據,「東協對大型台商而言,不再只是過去中低端產品的生產地,而是一個全新先進的製造基地和市場。」他指出,千大企業平均純益率從五年前的三.○五%上升到六.七五%,也印證了這一點。
細究其他幾項指標,也有亮點可看。最新千大企業榜單中,單年度能有獲利表現的業者達到七七二家,這個接近八成的比率,明顯高於過去普遍落在七成左右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