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乃至於隨後的疫情衝擊,加上俄烏戰爭墊高風險意識,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移轉的大勢已經風風火火好些年,「中國加一」成為顯學,而東協地區則是這場製造業遷徙的大贏家。統計2018到2021年間,全球各國整體的外人投資金額較前5年減少23%,然而,對東協投資卻逆勢成長逾兩成。
投資錢潮湧入,代表的是大量企業轉進或深耕,也在不同國家打磨出各有精采的新亮點。量變帶來質變,中美貿易戰開打5年後的今天,《今周刊》採訪團隊前進東協諸國,在不斷墊高的投資金額數字之外,深度觀察東協產業結構的質變。
近年來,半導體封裝測試大廠陸續進駐馬來西亞,而在地台商告訴我們的,除了當地建立封測產業的歷史背景,更說明了大馬吸引外商進駐的深層底蘊,一種基於法規完整、法遵態度嚴謹的軟實力。這層軟實力,讓台商在關照整個東協崛起的大環境下,開始思考以馬來西亞作為區域跳板的可能。
泰國、越南,近年來陸續吸引電子代工業者轉進,然而更具國家策略意義的產業大戲,仍在電動車領域。
去年本刊報導過的越南電動車製造商VinFast近日在那斯達克掛牌,市值立馬衝到全球第三大車廠席位,其中或有炒作可能,但仍一定程度反映當地力拚電動車的企圖心。至於泰國,更已成為全球電動車大廠的必爭之地,當地台商更告訴我們,「中國業者非常團結!」
本次我們也與中華徵信所合作,取得最新版的「東協台商一千大」排行,從入榜企業的業績表現變化,你能更加感受到,所謂東協崛起,已經不只是個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