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陸股也差強人意,不過近期官方宣示將大力提振經濟,帶動陸股上揚,專家建議,接下來可觀察政策推出後的執行力,針對受惠產業擇優布局。
隨著去年第四季中共召開「二十大」,以及疫情的全面解封,全球主要的投資與研究機構,在今年初都對中國景氣復甦寄予厚望。
但時至今日,中國經濟因外需不振導致出口減少,房地產低迷加上失業率上升,連帶影響內需消費,外需、內需都不佳,結果就是各項經濟數據都不如預期,更有走向通縮的疑慮。為此,官方近期宣示要大力提振景氣,但這能救得起中國經濟與股市嗎?
今年來在大中華區投資績效名列前茅的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指出,在去年底二十大與解封後,官方曾宣示要提振經濟,不過後續並未推出太多實質政策,提振效果有限。以目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通縮邊緣徘徊、青年失業率又居高不下,的確到了必須搶救的時機。
搶救市場消費信心
拉房市 促消費 重振民企
林鴻益指出,即使景氣不佳,中國人民儲蓄率仍在上升,顯示並非人民沒錢,而是缺乏信心、不敢花錢,因此官方政策重點就放在恢復信心上。他並將政策歸納為「拉抬房市」、「促進消費」與「重振民企」三個方向。
群益深証中小一○○ ETF(○○六四三)經理人張菁惠表示,近期推出的振興經濟政策,涵蓋範圍可說是近幾年最大,例如提出將「認房又認貸」改為「認房不認貸」,未來不論是否有過房貸,只要當前名下無房產,就可按首套房貸款的標準辦理,等於放寬首付比例與調降貸款利率,並搭配降息、降準,顯示官方想從需求面鬆綁房市的態度相當明確。
在促進消費上,以往的各項補貼政策例如家電、汽車等,可望陸續推出。至於民企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不但創造許多新興行業、財富鉅子,也提供相當多的就業機會。但近年來「國進民退」的政策使得民企褪色不少,未來可以觀察官方對鼓勵民企有哪些「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