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聯準會的「金融魔法」

聯準會的「金融魔法」

2023-08-09 10:17

去年十月以來,在緊縮政策下,全球總體貨幣供給成長率一度大幅下降,卻又突然逆轉增長,以致不少分析師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預測摃龜。聯準會是如何施展這項「金融魔法」的?

什麼時候「貨幣緊縮」不等於「貨幣緊縮」?就是現在!表面上看,聯準會在二○二二年初開始,以史上最快速度暴力升息,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導致殖利率曲線倒掛程度為四十年來之最。然而去年十月以來,在緊縮政策下,全球總體貨幣供給成長率一度大幅下降,卻又突然逆轉增長。政策宣示是一回事,實際狀況又是另一回事,以致不少分析師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預測摃龜—包括我在內。

 

聯準會是如何施展這項「金融魔法」的?

 

第一招,在縮減過度膨脹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聯準會也對資產負債表中各項成分的權重進行調整。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結構主要有三大塊:聯準會持有的銀行存款準備金、美國財政部的帳戶餘額(TGA),以及出借債券所吸納的流動性,即所謂附賣回操作;後二項餘額若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就會減少;銀行存款準備金的增減,則反應了可用流動性的增減。

 

因此,儘管聯準會的確在進行縮表,此過程被稱為「量化緊縮」,通常會對金融市場不利;但若只減少財政部帳戶餘額和附賣回操作的規模,反而是增加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的規模。

 

第二招魔法是,強勢美元的逆轉。不知道是不是聯準會的「陰謀」,但美元自二一年初升值近三成後,二二年十月突然走貶;其影響是,相對於美元計價資產,市場增加日圓、歐元和人民幣的供給,進而有效增加全球貨幣供給。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為什麼會在去年十月悄悄轉向寬鬆?答案是英國的公債市場危機。當時一位沒有經驗的菜鳥首相讓英國財政陷入混亂,導致英國公債價格跌至十四年新低。這場危機震驚了美國和歐洲央行,於是連忙轉向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

 

今年三月矽谷銀行倒閉事件,進一步讓央行官員感到恐慌;為了避免重蹈○八年金融危機覆轍,而優先考慮市場保有充分的流動性。對金融體系潛在問題的擔憂,可能會讓聯準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抱持較寬鬆的態度。就現階段聯準會的心態推測,與其說擔心股市漲太多,恐怕會更憂心債券市場的崩盤吧!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本益比調升下的股市
本益比調升下的股市

2023-07-26

躋身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更有勝算
躋身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更有勝算

2023-07-12

西方無法滿足中國的願望
西方無法滿足中國的願望

2023-06-28

該不該買AI概念股?
該不該買AI概念股?

2023-06-14

台美貿易倡議扭轉台灣外交困境
台美貿易倡議扭轉台灣外交困境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