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APL-US) 周四 (3 日) 盤後公布 2023 會計年度第 3 季財報,營收連續第三季下滑,並預估本季營收降幅大致相同,反映手機、電腦和平板需求都減弱,不過服務部門和大中華銷售是財報中少見的亮點。
蘋果周四盤後股價一度下跌 3.2%,之後收斂跌幅,截稿前下跌約 2%。該股今年來至周四收盤仍累積上漲 47%。
1. 庫克談 AI 投資
蘋果執行長庫克受訪時透露,全年度研發支出迄今達到 226.1 億美元,約比去年同期高出 31.2 億美元,部分源自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也就是微軟、Alphabet 等科技大廠積極投資的領域。
庫克說:「多年來,我們持續對廣泛的 AI 技術進行研究,包括生成式 AI。我們將持續投資和創新,並負責任的推進擁有這類技術的產品,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很明顯的,我們大手筆投資,因此也反映在研發支出上。」
庫克表示,AI 將成為蘋果產品中的新功能,例如從今年秋天開始,iPhone 將能即時轉錄語音訊息。
2.iPhone 銷售下滑、服務部門是亮點
上季 iPhone 營收為 396.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2%,庫克說:「美國的智慧手機產業,目前很艱難。」
服務部門則有亮麗成績,上季營收 212.1 億美元,年增 8% 且優於市場所料。庫克表示,蘋果現在在 Apple 服務和第三方 app 在內的平台上,共有 10 億美元訂閱用戶,較第 2 季的 9.75 億增加。
Q3 各終端產品表現 vs. Refinitiv 分析師共識預期
- iPhone 營收:396.7 億美元 (年減 2%) vs. 399.1 億美元
- Mac 營收:68.4 億美元 (年減 7%) vs. 66.2 億美元
- iPad 營收:57.9 億美元 (年減 20%) vs. 64.1 億美元
- 其他產品營收 (含 AirPods 和 Apple Watch):82.8 億美元 (年增 2%) vs. 83.9 億美元
- 服務營收 (含 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212.1 億美元 (年增 8%) vs. 207.6 億美元
- iPad 銷售年減 20%,主因是去年同期比較基期較高。
Mac 營收年減 7%,反映過去兩年由遠距辦公和蘋果改用自研晶片帶來的需求,墊高比較基準。庫克表示,他不打算預測個人電腦 (PC) 市場的底部在哪,但蘋果對於 Mac 跌幅未再擴大感到欣慰。
硬體事業當中,唯一成長的是包含穿戴裝置的其他產品部門,上季營收年增 2%。
3. 大中華銷售反彈
Q3 各地區銷售
- 美洲:353.8 億美元 (年減 5.6%)
- 歐洲:202 億美元 (年增 4.8%)
- 大中華:157.6 億美元 (年增 7.9%)
- 日本:48.2 億美元 (年減 11.5%)
- 亞太其他:56.3 億美元 (年減 8.5%)
蘋果上季的大中華銷售年增 8%,扭轉第 2 季下滑 3% 頹勢。
庫克表示,儘管美國智慧手機市場艱難,但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看到伊些良好的跡象,上季在新興市場的表現「格外良好」。
庫克說:「上季轉換到 iPhone 的用戶創下紀錄,而且升級需求也很強勁。我們相信,根據我們看到的數據,該季在中國智慧手機的市占率將有所提升。」
庫克另披露印度業績,他表示對印度的成長「感到滿意」。由於蘋果在印度市占率仍然微小,潛藏巨大的發展機會。
4. 本季約略財測
蘋果依然未提供傳統財測,不過針對本季 (2023 年度第 4 季),蘋果財務長 Luca Maestri 在法說會中透露,投資人應可預期本季營收與第 3 季差不多 (第 3 季營收約年減 1%)。
蘋果在 2022 年第 4 季營收為 901.5 億美元,若如財務長所言下滑約 1%,可能落在 892.5 億美元,低於 Refinitiv 訪調的分析師預估的 901.9 億美元。
不過 Maestri 表示,iPhone 銷售應該會比第 3 季好 (第 3 季年減 2%),且服務部門本季迄今表現強勁,代表屆時表現應該會更亮麗。
他並預估,iPad 和 Mac 銷售將呈現兩位數百分比的年減幅,理由是去年比較基期較高,尤其是 Mac。
本季毛利率估介在 44-45%,高於分析師所估的 43.4%
分析師看法
Neuberger Berman 表示,大環境充滿挑戰,消費者面臨高利率、高通膨的壓力,即使是像蘋果這種大公司,也難以逃過各種亂流的影響。
研調機構 Futurum 集團執行長 Daniel Newman 表示,iPhone 銷量何時回升、成長前景如何,都讓人擔憂。
Insider Intelligence 分析師 Jeremy Goldman 認為,蘋果持續面臨來自智慧手機市場成長減緩的逆風,眾人現在關注和 AI 或 Vision Pro 相關的消息,期待蘋果能從中獲得拓展商業模式界線的動能。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