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溫、升息循環即將觸頂,值此之際,固定收益投資存在著哪些機會與風險?
在「經濟餘震」下的後續展望如何?《今周刊》專訪品浩債券基金操盤手解惑。
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即將觸頂的市場預期下,今年債券相關基金及ETF買氣熱。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以來債券ETF基金規模已成長逾三成、增加三六五八億元,整體規模創下一.五八兆元新高。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於七月十二日再傳佳音,六月年增率僅三%,不僅低於預期,更創下二○二一年三月以來新低,顯示通膨已明顯降溫,升息離盡頭愈來愈近。
值此之際,固定收益投資存在著哪些機會與風險?長、短期展望如何?《今周刊》專訪總資產規模逾兩兆美元的全球主動式債券資產管理龍頭品浩(PIMCO),由其曾獲一五年美國晨星年度最佳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的董事總經理、短期投資組合管理與資金主管施耐德(Jerome Schneider),進行深入剖析。
快降息? 高利率環境仍延續
「從最近與台灣客戶的談話中,最讓我驚訝的是,大家竟然普遍認為聯準會快要降息了!」談到市場向來最關注的聯準會政策走向,施耐德一語道出台灣投資人的過度樂觀。他直指,即使當前升息循環即將見頂,但聯準會仍可能不會依照歷史經驗那樣快速降息,高利率環境依舊會延續好一段時間。
施耐德發現,在這樣的認知下,台灣投資人為了鎖住殖利率,紛紛搶進長天期的債券。但是,「買進二、三十年期的高殖利率債券,或許貌似不錯,但過一、兩年來看,當市場對通膨、風險溢酬、利率等的預期改變,這項投資可能就不再像現在看上去那樣誘人。」因此他認為,此時投資人反應採取可攻可守的靈活作法,著眼於更具流動性的短期資產。
不過,施耐德坦言,聯準會未來政策走向對投資人的重要性,已經相對降低。「聯準會已經大幅實現它的目標,現在也看到實質利率轉正。與二○二二年初剛升息時不同,由於投資人現在已經對升息充分認知,接下來就算聯準會再加碼升息二到三碼,對投資人的傷害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