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東非窮國首位助產士、反割禮先驅 伊斯邁爾奪鄧普頓獎 專訪索馬利蘭「國母」捍女權60年心路

東非窮國首位助產士、反割禮先驅  伊斯邁爾奪鄧普頓獎  專訪索馬利蘭「國母」捍女權60年心路
今年86歲的伊斯邁爾,總穿戴花色斑斕的伊斯蘭頭巾與服飾。

2023-07-12 13:07

來自索馬利蘭、高齡八十六歲的伊斯邁爾,是當今世上反割禮運動的先驅。

至今,她仍持續為女性醫療權益、索馬利蘭的主權獨立倡議奔走不懈。

設立於一九七二年的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是當今世界上最「貴」的個人獎項之一。這份表彰宗教貢獻與突破的榮譽,五十年來每年頒發與諾貝爾獎等值的獎金給得獎人。世界偉人如德蕾莎修女、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都曾是鄧普頓獎得主。今年五月,最新的得獎者出爐,一三○萬美元的獎金,頒給了來自東非索馬利蘭的艾娜.阿登.伊斯邁爾(Edna Adan Ismail)。

 

齊名德蕾莎修女、達賴喇嘛

 

能與德蕾莎修女、達賴喇嘛站進同一個隊伍,伊斯邁爾得獎實至名歸。而這份殊榮背後,可貴的也不是獎金,而是她為她的祖國索馬利蘭和人權議題長達六十餘年的奉獻。

 

索馬利蘭一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人均GDP不到八百美元,主權未獲國際承認、不時面臨鄰國索馬利亞的威脅。在伊斯邁爾出生的一九三七年,這個當時仍受英國殖民的保護國,更連文字與曆法都沒有,醫療衛生資源與知識匱乏。

 

當時,新生兒死亡率高達九.四%,為英國與美國的二十倍;而每一名索馬利蘭女孩,都要在童年時經歷「割禮」,一項流傳於非洲伊斯蘭世界、將女性陰部部分切除藉以象徵貞潔的習俗(現多以「女陰殘割」取代「割禮」)。

 

高齡八十六歲的伊斯邁爾,不僅是索馬利蘭第一名合格助產護士,創立如今索馬利蘭規模最大的醫院,更是當代反女性割禮運動最重要推手之一。二十一世紀開始,伊斯邁爾的影響力超越醫療衛生領域,同時,她也是索馬利蘭第一名女性閣員;去年三月,她代表索馬利蘭,接任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UNPO)主席。

 

六月初,當本刊記者隔著視訊螢幕見到了伊斯邁爾,她第一句話直呼:「我好慌張!」邊說話邊擦著額角的汗。之所以慌張,是因為訪問隨著她滿檔的行程多次延宕,到了訪問時間電腦偏偏連不上線;而兩小時後,還有下一場採訪的記者將在門外等候。

 

然而奔忙於一樁樁公事的她,沒有一絲疲態。「我已經老了、退休了二十年,但我認為不論上帝留下多少時間給我,我都要致力於將我國家的故事告訴全世界。」訪問開始不久後,伊斯邁爾語氣堅定地說。

 

深刻的使命感,來自她與索馬利蘭共同經歷過的多舛命運。接下來,她開始訴說關於她與她的祖國的故事。

 

 

柯林頓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左2)曾於紐約會見伊斯邁爾(右1)。(圖/Edna Adan Ismail提供)

 

聽爸爸話念護理  辦最大醫院

 

伊斯邁爾的父親也是醫師。從小她跟在父親身邊幫忙照顧病人,不僅熟悉醫療環境,更繼承父親對病人的仁慈與厚愛。「我父親所做的奉獻、他表現的仁慈、對病人的憐憫,讓我非常欽佩。」

 

然而最初她想當的並不是護士。模仿著接生出哇哇大哭的嬰兒、手足無措的樣子,她笑說:「我不喜歡助產。我喜歡動手術──割掉這邊、拆掉縫線、結束……。手術充滿戲劇性,有能量的高潮迭起。」但當時,父親軟性地建議她去讀護理。因為索馬利蘭更缺乏的是助產人力,就連有醫學背景的伊斯邁爾家,都有兩個弟妹因缺乏專業助產士而死亡。

 

「我同意他,先做六個月看看。當我接生第一個嬰兒,我就愛上了這份工作。」伊斯邁爾語氣溫柔,這也成為她此後數十年的志業。二○○二年,她在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成立艾娜.阿登產科醫院。在這裡,上萬名嬰兒被助產誕生、上千名醫師被培育後開始執業。如今,這已經是索馬利蘭規模最大的醫院。

 

然而即使醫療環境逐漸好轉,但流傳千年的女陰殘割,依舊是伊斯邁爾與所有助產士最大的宿敵。

 

「為什麼要破壞健康的組織?為什麼要冒著細菌感染的風險?為什麼要傷害上帝創造的健康器官?為什麼要傷害孩子出生的道路?」她自己也曾在八歲時,被一群婦人趁父親不在時殘割受創,伊斯邁爾憤慨激昂地質問:「為什麼要對一個八歲女孩做一件,將在十五年後傷害她的孩子的事?」

 

於是,她從一九七六年開始積極倡議反女陰殘割運動,透過與國際組織合作、推廣,慢慢將割禮對女性的傷害、違背伊斯蘭教義的觀念普及給大眾。即使至今殘割習俗還未完全自索馬利蘭消失,但已經大幅改善。「一九七六年,不會有人讓我公開談論女陰殘割,這是被禁止的。到現在,連遠在台灣的你都聽過女陰殘割!」伊斯邁爾笑稱:「這就代表我們的努力有所成功。」

 

如今,奔跑在索馬利蘭土地上的人民,許多要不是由伊斯邁爾親手接生,就是由她所組織的機構與團隊所助產誕生,更多更多的,是因為她所推動的反殘割運動才能順利產下的嬰兒。

 

這位宛如索馬利蘭之母的女性是偉大的護士,卻又遠遠不只是一名護士。

 

伊斯邁爾

1959年,於英國學習護理的伊斯邁爾(右)。她是索馬利蘭第一名公費赴英留學的女性。(圖/Edna Adan Ismail提供)

 

受感召從政  索國首位女閣員 

 

○二年,在產科醫院開業不久後,伊斯邁爾的前夫、也是索馬利蘭第二任總統穆罕默德.伊戈爾(Muhammad Egal)去世。伊戈爾在兩索內戰之後,領導國家從廢墟中站起來、重建秩序與基礎設施。他的死亡,激勵了伊斯邁爾做更大的事,她開始往政治之途邁進。

 

「部分是因為穆罕默德,在他過世三個月後,我接下家庭福利與社會發展部長一職,成為索馬利蘭第一名女性閣員。」她在自傳中寫道。然而那段時間她仍忙於醫院業務,直到八個月後、她隨著下一場大選改任外交部長,才真正展開政治生涯

 

於是她把國家視為愛子,在接生、哺育了這個名為索馬利蘭的新生兒之後,她開始以一個母親身分四處奔走,將這個國家的身分與名字訴說給世界聽。「索馬利蘭真正的歷史,長期被我們的鄰國索馬利亞蓄意抹除。」

 

伊斯邁爾肅穆地說:「身分認同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我的名字很重要,我的文化很重要,我的語言很重要,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很重要。我不認為任何人應該奪走我的身分認同、將它竄改成不屬於我的身分。」

 

一個被承認的名分,不僅能凝聚人民意識,也能為國家爭取到更多資源。在地圖上消失的索馬利蘭,僅能獲得零星的人道救援;當伊斯邁爾為醫院募款,還經常因為被誤會成海盜猖獗的索馬利亞而遭拒。

 

要讓國際認識索馬利蘭,是艱困的。至今,除台灣之外,索馬利蘭沒有一個實際結盟的友邦。然而伊斯邁爾不曾放棄,卸任部長之後,她繼續積極參與外交事務,近年先後與索馬利蘭使團出訪美國、接任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主席。

 

「我不會說索馬利蘭的杯子現在已經滿了。」她用水杯形容這個國家目前的進程,「尤其在女性權益方面,我覺得目前杯子只有半滿,但我們還在持續進步。永遠都有更完美的空間。」

 

訪問步入尾聲,伊斯邁爾又要趕赴下一個行程,向下一個人講述關於她與她的國家的故事。「你可以引用我說的任何話!」她瀟灑地說,隨後表情變回嚴肅:「但不要拼錯我的名字,不要拼錯我國家的名字。」

 

數十年來接生過上萬名嬰兒,見證過無數生死,她顯然比誰都清楚,不是每次付出的努力,都能有所回報。但不論下一個嬰兒能否誕生、殘割能否被終結、索馬利蘭最終能否被世界承認,伊斯邁爾都會有尊嚴地繼續努力下去。

 

艾娜.阿登.伊斯邁爾

延伸閱讀
台商布局〉三輪車女王賣進大東非  貿易界姊妹拿下漁、礦權 台灣娘子軍索馬利蘭拓荒記
台商布局〉三輪車女王賣進大東非 貿易界姊妹拿下漁、礦權 台灣娘子軍索馬利蘭拓荒記

2023-06-28

一個窮困的國際孤兒,為何擋得住中國圖霸東非 一帶一路釘子戶 深入索馬利蘭:直擊台灣外交肉搏現場
一個窮困的國際孤兒,為何擋得住中國圖霸東非 一帶一路釘子戶 深入索馬利蘭:直擊台灣外交肉搏現場

2023-06-28

為索馬利蘭薩納格的母親們翻轉生機
為索馬利蘭薩納格的母親們翻轉生機

2021-12-30

「呵呵,半斤八兩想建交?」譏笑台灣、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 陸媒諷「雙方都不算是個國家」
「呵呵,半斤八兩想建交?」譏笑台灣、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 陸媒諷「雙方都不算是個國家」

2020-07-02

外交部宣布:將與索馬利蘭互設官方代表處
外交部宣布:將與索馬利蘭互設官方代表處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