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周三(6/28)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江文若在演講中分享表示,台灣已站上國際舞台「C位」,如今全球都知道台灣科技實力、供應鏈的重要性。
儘管有國際媒體認為台灣不安全,但美國商會3月發表的數據顯示,且有8成以上美商將維持或擴大在台營運。
國際貿易趨勢起起伏伏 美中摩擦、疫情、俄烏戰爭成關鍵變數
江文若在《今周刊》第六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中,以「全球變局下的台灣經貿新戰略」為題進行演講。她表示過去5年全球國際貿易趨勢起起伏伏,在在2018年時,國際貿易仍為正成長,後來碰到美中貿易與科技摩擦而開始變成負成長。
「後來全球國際貿易雖然碰到COVID-19疫情,但很快就適應並帶動新的數位科技趨勢,讓國際貿易再度往上升,連帶台灣的貿易量也往上升,並創下歷史新高,大家也都以為國際貿易可以持續成長下去」。
江文若說,未料後來俄烏戰爭發生,能全球源價格大漲,加上全球通膨讓大家緊縮荷包,使貿易成長率也下降,而台灣的貿易走勢與全球一樣,但她大膽預估,全球國際貿易值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4季到明年會開始往上升。
美國自中國進口比重下滑 轉移至墨西哥、其他亞洲國家
談到進口情形,她以全球最大進口國美國為例表示,美國2018年以來的5年間進口來源變化很大,自中國進口比重從原本超過21%,在5年間下滑至16.5%。但美國市場仍要消費,因此改從墨西哥進口,還有另一大部分則轉向亞洲國家,包括東協、台灣、印度等,尤其台灣在美國進口比重上,這5年來也有成長。
江文若指出,在此趨勢下,亞洲2022年整體出口金額達到8兆美元,且預估到2030年將成長58%,顯示亞洲現在不只是國際貿易重要引擎,也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她列舉,全球每年一半貨櫃量是通過台灣海峽,約有20%航海貿易量通過麻六甲海峽,更有4成石油運輸是經由荷姆茲海峽、這些實例代表亞洲、印太地區的戰略意義與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貿易趨勢從全球化走向反全球化 更重視供應鏈安全與韌性
在這趨勢之下,江文若也分析國際經貿走向,這段過程,包括1980、90年後,國際供應鏈從台韓逐漸轉移到中國,當時是考量成本,但到2000年後有「反全球化」趨勢,加上更後來的疫情、美中摩擦、塞港等,讓更多國家開始重視供應鏈安全與韌性,並倡議供應鏈在地化。
至於具體的案例,江文若表示,例如美國提出晶片法案,要砸錢吸引半導體廠商前往設廠,還有很多重要國家也強調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如G7領袖表態要深化彼此合作,認為關鍵礦物如稀土等不能依賴單一國家,且要加強彼此的數位基礎建設合作。
江文若接著談及,當年她剛加入貿易局服務時,大家談的是開放市場、降低關稅、落實智慧財產權規範,但後來新的議題出現,包括有氣候變遷、數位貿易。
她表示減碳也成為貿易議題,例如歐盟推出CBAM已防堵碳洩漏,預計2026年實施,對台灣也產生影響,這是因CBAM產品中,我國占歐盟進口國第8位,其中扣件就占了三成。
因應國際大變局 台灣已站上國際舞台C位
在此變局下,台灣該如何因應?江文若直言,她敢說台灣已經站在國際舞台「C位」。她分享,以前若有外國人問她來自哪裡,她回答來自台灣,卻常會被誤會成是泰國,如今全世界都知道台灣的科技實力與供應鏈重要性,且蔡總統也曾說台灣是最可靠、最有效率且最安全的供應鏈夥伴。
不過,江文若談及,近期有些國際媒體說台灣不安全,但她分享實例表示,美國商會在3月發佈數據顯示,有80%以上在台美商要維持或擴大在台營運,並認為台灣是個穩定投資環境。
此外,台灣也與其與理念相近夥伴合作,包括與美國談5G、再生能源合作,歐盟今年5月也率100多人的企業團來台談ICT、循環經濟、氫能、太空等議題;此外,新南向國家也是台灣的重點合作對象,且台灣有針對新南向不同國家市場,提供不同的合作領域。
最後,江文若強調,台灣經貿實力與環境備受國際信賴與肯定,政府期盼能與友盟深化合作,建構更具安全韌性的供應鏈;政府也將持續協助產業朝低碳化、智慧化轉型,為經濟成長蓄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