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就大致框架了碳權交易的基本市場機制,到了2005年,全球第一個碳交易體系在歐盟正式啟動⋯⋯。但直至最近,碳權交易商品卻忽然成了火熱名詞。
且不論台灣股市對碳權概念的一陣猛炒,國際間,美國華爾街巨頭摩根大通先是在2021年收購一家林業管理公司,今年2月,則透過這家公司大手筆買進25萬英畝的美國林地;摩根大通表示,這趟出手是要擴大產品範圍,為客戶提供「碳匯」。此外,宏利集團去年底也宣布將以五億美元的規模打造森林基金,為投資人提供碳信用額度。
再看中國,北京綠色交易所原本只是個「強制型碳權」的交易所,今年2月,他們宣布完成「自願減排交易系統」建置,接下來準備扛起「自願型碳權」交易的重任。而自願型碳權的交易商品來源,就像華爾街巨頭們圈地搶樹的目的,是業者自行開發出來的碳權。
台灣跟上腳步,宣布將成立自願型碳權交易所,背後的訊號,不該局限於碳權概念股的想像空間,更該留意的,是一場碳權卡位戰正在開展。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從碳權概念股的熱鬧表象出發,探究背後你該注意的真實訊號。
歐盟碳關稅確定上路時程,一串連鎖效應下,減碳已成企業經營必須面對的功課,但就像被稱為「碳權交易之父」的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所說,現階段減碳與負碳的技術未成熟、代價高,相較之下,透過交易取得便宜碳權,就成了維繫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強制型、自願型、排放權、抵換權⋯⋯,關於碳交易的專業字眼一籮筐,但,無論從投資或企業經營的角度,現在,你得開始搞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