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義大利組成的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roup of Seven, G7),將在週五(5/19)展開為期3天的廣島峰會。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及其盟友準備在本周的G7峰會上進一步施壓中國,預計將發布聯合聲明,抵制因政策爭端,以及其他分歧而對他國採取經濟反制措施的做法。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也在峰會前夕表示,美國與G7盟國可以採取行動,對抗中國「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措施包括可能擴大對中國投資的限制。
葉倫舉例,中國很明顯地對澳洲與立陶宛實施「經濟脅迫」,此舉動也深受外界關切。然而,究竟會採取哪些具體的反制措施,各國官員仍尚未有個定論。
而就在美中對抗白熱化之際,加上西方列國早前聯手制裁俄羅斯的背景下,北京當局現在更加積極推行人民幣取代美元結算。
外媒分析,中國為了「自保」,利用「去美元化過程」中降低對美元依賴,以抵禦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制裁,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制裁?外媒點出,就是台海戰爭爆發之時。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3月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交易佔比達到48%,美元則佔比47%;如此現象顯示出,人民幣使用率除了首次在中國跨境交易中超越美元,同時也刷新逾13年歷史新高。
2009年7月,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的佔比趨近於零,美元的佔比則高達83%;2023年3月,人民幣交易從近乎零的水準上升至48%,同期美元的佔比從83%大幅降至47%;人民幣創歷史新高、美元創歷史新低,顯現出中國欲極力擺脫美元的束縛。
《衛報》:看見俄侵烏的縮影
中國「人民幣結算」為台海戰爭做準備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10多年來,北京當局不斷試圖減少在貿易上對美元的依賴,最初的動機在於降低美國經濟風險對中國的影響,例如,2008年爆發並蔓延全球的金融海嘯(Financial crisis),中國在當時也同樣受到衝擊,這場危機是美國自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災難。
另一方面,北京盼在「去美元化」的過程中,擴大人民幣在全球的影響勢力。
但在近年來,為了讓中國經濟免於受到美元的制裁,成為北京當局加大力道推行「人民幣結算」的最主要動機。2022年初,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戰爭藉口,動員俄軍侵略烏克蘭,然而,隨之而來的是西方列強對俄祭出的一系列制裁。
包括將俄國逐出全球支付系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實施與美元角色有關聯的經濟制裁等,其中一項對莫斯科造成經濟傷害最有利的制裁工具,便是切斷俄羅斯對外的美元交易。
《衛報》認為,中國將俄羅斯當作前車之鑑,由於台海兩岸情勢日益緊張,「中國正在為與台灣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先做好準備」,因此更急於加快提高人民幣地位的腳步,盡可能地與美元脫鉤,以預防未來台海戰爭爆發,包括美國及西方列國祭出嚴厲經濟制裁所造成的影響。
多國掀「去美元化」浪潮
能撼動美元主導地位?
中國加強推動人民幣結算的動作頻頻,包括俄國、巴西、伊拉克、阿根廷等都陸續在與中國建立人民幣結算機制,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更在4月出訪中國時,公開大聲疾呼「為什麼全世界一定要用美元?為什麼不是人民幣作為全世界兌換的貨幣?」
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被問及,是否將會加入「去美元化」國家行列時,也表示「沒有理由繼續依賴美元」,但相較於上述各國極力向中國靠攏、推崇人民幣結算,安華認為,亞洲國家的經濟實力早已今非昔比,與他國之間的貿易大可用雙方各自的本國貨幣,中間不必再過一層美元結算。
除了東南亞地區各國持續在討論「去美元化」一事,連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前首席經濟專家奧尼爾(Jim O’Neill),也在《全球政策》(Global Policy)雜誌發表文章寫道,「美元在全球金融中扮演着過於主導的角色,每當聯準會(Fed)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或是相反的寬鬆政策時,對美元價值的影響及其連鎖反應都很巨大,美元的主導地位會破壞其他國家貨幣政策的穩定,呼籲金磚國家集團擴大規模抵制美元。」
奧尼爾認為,美元的統治地位意味著,其他以美元計價的國家債務負擔得隨著匯率載浮載沉,進而破壞本國貨幣政策的穩定性,而美元走勢最終會比國內決策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外,有幾位經濟學家也對美元的未來作出預測,根據《Bitcoin.com》報導,「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認為,美元在未來10年可能失去在國際儲備貨幣的壟斷地位,很可能走向美元和人民幣的「二元體系」。
魯比尼指出「兩極化的貨幣制度,最終可能取代單極的貨幣制度」;連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也重申他的預言,「美元正在消失滅亡」。
隨著人民幣崛起,「去美元化」(Dedollarisation)浪潮逐漸發酵,美元在全球霸主的地位是否真的會鬆動?
經濟學家Peter C. Earle直言,「美元在海外失去強勢地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但他也說,由於美國龐大的經濟規模與全球貿易連結至深,要完全棄用美元,並轉換成其他貨幣的成本相當高昂,恐怕至少得花上數十年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人民幣也難以在世界貿易中取代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