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個月,全球許多國家在碳金融、碳交易機制、碳稅都有重大的政策發展,尤其引起國內企業關注的,就是台灣即將啟動碳交易所的建設。
我們先來看歐盟的最新發展。歐洲議會在4月18日,完成針對進口商品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立法,也就是所謂的碳邊境稅。因此,自2026年起,歐盟對進口的高碳排商品將課徵碳邊境稅,這是全球第一個將碳邊境稅納入全球貿易規則之中的經濟體。
歐盟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二氧化碳排放給出定價,要求鋼鐵、水泥、鋁、肥料、電力和氫等業者進行減碳,同時給予歐盟的製造業貿易保護,不受來自高汙染國家對手的削價競爭威脅,讓歐盟企業少了產能移往環保法規鬆散地區的誘因。
這項歐盟立法對於全球貿易給了一個非常大的影響。畢竟,按名義價值計算,歐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它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經濟體。2020年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約為17.1兆美元(名義GDP),約佔全球經濟的1/6。
台灣成立「碳交易平台」 有助於國際合作
回到國內,4月19日,蔡總統出席台灣美國商會舉辦的活動,致詞時表示,「碳金融是達成能源供應穩定和多樣性目標的關鍵,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此平台建立有助與國際合作,達成減碳的目標。」。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給出了台灣碳金融的第一塊關鍵拼圖,有了國家級的碳權交易所,排碳企業對於碳融資、發展自願減碳市場(VCM)、排放交易系統(ETS,emission trading system),甚至發展可交易的減碳項目,都有了一個規範平台。
觀察國際其他國家級碳交易所的功能,除了基本的國家自定貢獻(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及VCM之外,也包含減碳項目融資平台(decarbonization project issuer platform)的功能,這樣的減碳融資項目除了協助企業取得綠色資本,最主要是協助企業發展減碳技術或解決方案,同時轉換減碳為自願碳權,滿足排碳企業的抵碳需求(Carbon Emission Offset Requirements),並逐步發展各類減碳方法學的標準,在亞洲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日本的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JCM)。
另外一個國際知名案例,就是碳權交易所發展減碳技術方法學的Puroearth。在上個月,Puroearth成為首個獲得國際碳減排和抵消聯盟(ICROA)官方認可的碳捕捉時間超過100年的碳權計畫,Puroearth也是第一家提供持久高質量減碳方法學的碳權交易所,該標準加強了自願碳市場中針對工程除碳方法學的第一個碳清除標準。
這表示Puroearth的二氧化碳去除證書將遵循ICROA購買碳權額度的最佳實踐準則,從而提高Puroearth平台的可信度。對於根據ICROA認可的自願碳市場 (VCM)標準驗證、核實和註冊的信用額度,Puroearth的碳權合約將100%可以提供給所有全球碳權購買者。
國家級碳交易所可以發揮「碳外交」任務
接著我們來看,新加坡最近碳市場碳金融的發展。新加坡一直宣稱他們在亞洲將扮演區域碳權買賣及碳金融的HUB(樞紐)角色,最近有不少重大的進展。
就在4月26日,新加坡和柬埔寨雙方簽署了兩國在碳權的合作備忘錄,合作重點是「符合《巴黎協定》第6條的碳權額度,允許各國合作實現其國家規定的排放目標,同時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完整性,以及相應調整後碳權額度的國際轉移。」這一段的合作非常重要,表示國家碳權存在跨境交易與認可的需求,所以,國家級碳交易所也會有碳外交的任務!
4月21日,新加坡和中國成立綠色金融工作組以加強綠色和轉型金融領域的合作,宣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中國人民銀行(PBC),成立中新綠色金融工作組(GFTF)。
GFTF將深化新加坡和中國在綠色和轉型金融領域的雙邊合作,促進公私部門加強合作,更好地滿足亞洲向低碳未來轉型的需求。新加坡交易所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將建立一個工作流程,以加強中國和新加坡之間的可持續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包括在中國和新加坡發行和相互獲取綠色和轉型債券產品。
從上面近期各國碳金融或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重點,可以做為未來台灣碳交易所參考的趨勢:
1. 與國際知名碳交易所及認證組織策略聯盟或合作,可以快速進入國際碳交易所的生態系,同時擴大台灣的碳話語權及碳外交實力。
2. 發展各類以自然為本(natural base)或科學基礎的排碳方法(science base decarbonization methodology),以作為可交易碳權的驗證基礎。
3. 協助發展國家級的碳登記系統(Carbon Registry System),以利未來跨國驗證碳權的基礎。
4. 落實碳交易市場的交易監管功能。
期待,台灣碳交易所發揮碳金融的核心角色,協助排碳企業加速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