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電池供應商LG新能源公司在3月下旬決定,將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電池工廠的投資金額增加一倍到55億美元以擴大產能,每年為35萬輛電動車提供電力。
早在3月上旬,德國福斯汽車宣布擱置在東歐興建電池廠的計畫,擬優先在北美設廠;更早前,福特汽車宣布投資35億美元在密西根州馬歇爾市附近興建一座電動車電池廠,預計2026年啟用,雇用2,500名員工,每年供應40萬輛電動車電池。
這三樁電池廠投資案的共通點是「利之所趨、心之所向」。
福斯「捨歐就美」是為了獲得美國政府大約100億美元的補貼,而LG新能源與福特也是看中了美國政府提供的租稅抵減與補貼措施。
然而,以上這些例子只是過去兩年多來美國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及電池產業鏈的縮影。
早在2021年4月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公司就宣布,要在田納西州投資23億美元興建電池廠;同年9月福特汽車宣布與韓國SK On合作,要在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設廠,投資總額達114億美元。
以電動車和電池製造為主的經濟區正在形成
全球競相推動在2050年前達成零排碳,汽車產業也如火如荼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市場對電動車電池的需求跟著與日俱增,特別是從美國中西部到東南部,大型電動車及電池廠的建案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冒了出來。
根據達拉斯聯準銀行的研究,過去近兩年來在美國已宣布了20多項電動車電池計畫,總價值約543億美元。
這些計畫包括現代汽車於2022年5月宣布將斥資55億美元在喬治亞州的布萊恩郡建造電動車廠,這項計畫還獲得政府18億美元的獎勵支持,預計2025年開始營運,至少僱用8,100名員工,每年生產30萬輛電動車。
2022年12月,現代汽車和SK Innovation的鋰電池子公司SK On宣布,將在喬治亞州巴托郡共建一座新電池廠,預計耗資40億至50億美元,並將創造3,500個工作。
對於各大廠商爭相設廠,喬治亞州州長坎普說:「這將大幅改變當地的經濟樣貌,不僅造福當前的居民,還將澤披其子女。」、「這將是一個能引起後代子孫共鳴的建設計畫。」
專門生產電動車電池零件的Redwood Materials也在2022年12月中宣布,將在南卡羅來納州伯克利郡靠近查爾斯頓的600英畝土地上建造一座電池回收廠,這項規模35億美元的投資案,將成為南卡史上最大的經濟開發計畫,預計將創造1,500個就業,每年供應100萬輛電動車使用的電池。
在此之前,電池開發商KORE Power公司於2022年4月宣布將在亞利桑那州巴克艾郡投資12.5億美元,打造一座200萬平方英尺的電池製造工廠,可望為當地帶來數千個工作。
2022年5月歐洲汽車巨人Stellantis和三星SDI宣布將投資逾25億美元,要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科科莫市合資興建一座鋰電池生產廠,計劃在2025年投產,並將創造1,400個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超級工廠主要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和南方腹地(Deep South ),大致座落在密西根、田納西、喬治亞和紐約州西部間,與汽車製造商組裝廠的位置吻合,因而被稱為「電池帶」(Battery Belt)。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這些電動車及電池廠的位置分布相當合理,因為運輸大量鋰電池的費用非常昂貴,就近性可節省可觀的成本。
「電池帶」崛起成為美國的新製造引擎
「鏽帶」(Rust Belt)泛指1980年代開始沒落的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工業區,著名的「鏽帶」城市有「汽車城」底特律、「鋼都」匹茲堡、克利夫蘭、芝加哥等。
這些地區曾經工廠林立,人聲鼎沸,但隨著產業結構改變、景氣急墜與企業外移,許多工廠慘遭遺棄,徒留荒煙蔓草。但近年來由於產業轉向電動化,帶動當地經濟復甦,「鏽帶州」搖身變成「電池帶州」。
去年8月紐約時報有一篇「電動車電池帶正在重塑美國心臟地帶」的報導,形容「電池帶」是「所謂的『鏽帶』加上『南方腹地』。」此後,電池帶開始聲名大噪,並且與特斯拉位於加州、內華達州和德州的超級工廠分庭抗禮。
達拉斯聯準銀行說:「專家預計這些新投資以及未來的投資,將顯著提升美國鋰電池的生產。」
資料和市場情報供應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也估計,從2021到2026年,美國電池產能預計將成長五倍以上。到了2031年,美國產能預計將再擴增86%。
達拉斯聯準銀進一步指出,理論上1個GWh(10億瓦小時,相當於百萬度電)產能的超級工廠在滿載運轉下,每年生產的電池,足以為1萬至2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而所有超級工廠的產能都超過10個GWh,最大廠產能還超過40個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