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將在本周舉行春季會議,並將在11日發布最新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美國企業財報季也將在本周開跑,投資人將可藉此檢視矽谷銀行(SVB)倒閉引發的金融體系動盪後遺症。此外,近來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等各國政要陸續訪問中國,北京外交政策從「戰狼外交」轉變為「魅力外交」的目的何在?
IMF與世銀春季會議兩大議題:各國債台高築與通膨夢魘揮之不去
各國財金首長本周將前往華府,參加在10日揭幕的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除了11日發布備受關注的最新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外,與會官員將討論令許多國家傷透腦筋的高通膨與金融穩定問題。另一重要活動是12日舉行的主權圓桌會議,屆時決策官員將討論如何紓解財政壓力。
在通膨問題上,美、中、德、法等國本周將陸續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投資人將可藉此了解全球物價現況以及各國央行抗通膨的成績。經濟學家預估,美國3月CPI將年升5.1%,增幅比2月的6%小,是近兩年來最小升幅,但仍遠高於聯準會的2%,而且核心CPI從5.5%加速至5.6%,顯現通膨依舊非常黏著。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2日意外宣布,5月起原油日產量將減少逾164.9萬桶,而原油漲價可能帶動汽油價格走高,最終導致通膨加劇,加重聯準會繼續升息的壓力。
美財報季開鑼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EPS估降7%
摩根大通、花旗及富國銀行將在14日率先公布財報,為美國第1季財報季揭開序幕,屆時投資人可能會拿放大鏡檢視矽谷銀行倒閉對銀行業的影響。
Fed在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商業銀行業者連續第十周流失存款,減少金額為647億美元。此外,美股標普500 銀行指數自 3月8 日以來重挫18%,當時矽谷銀行、Signature Bank 相繼倒閉,引發投資人對第一共和等地區銀行的擔憂。
分析師普遍預期,第1季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每股盈餘(EPS)將較去年同期下降7%,寫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大降幅。分析師並提醒投資人關注財報季四大議題:企業獲利展望、企業是否提及人工智慧(AI)、現金使用是否減少,以及中國解封是否提振企業業績。
北京似乎不再對美有期待 中美關係走到結構性對峙
近來媒體頻頻報導各國政要訪問北京的消息,前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西班牙總理桑傑士走訪中國,上周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連袂訪中,本周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與巴西總統魯拉也將訪中。
專家表示,近來北京展開外交攻勢,原因是北京似乎不再對美國有期待,判定中美兩國已經走到結構性對峙,建立「護欄」,只是預防衝突爆發。這就不難理解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何在今年「兩會」期間罕見直接痛批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全方位圍堵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更砲轟美方對中國的認知出現嚴重偏差,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此時此刻,北京必須避免在國際舞台陷於孤立,並試圖突破美國在先進半導體等領域的封鎖,於是世人才會看到北京一改「戰狼」強硬作風,全力營造和平使者形象。
專家並說,在上述種種考量下,中俄兩國同屬反西方陣營,兩國關係自然是重中之重,習近平訪俄順理成章。在中歐關係上,北京似乎把法國視為突破口,認為馬克宏可能促使歐盟採取比美國溫和的對華政策。事實上,法國不僅在北約具影響力,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且馬克宏尋求與普丁接觸,以尋找終結烏克蘭戰爭的外交途徑。在中東地區,北京出面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可信度,顯示國際局勢沒美國介入,依然可以出現重大地緣戰略突破。
本周全球重要活動與經濟數據概覽:
周一(4月10日)
世界銀行和IMF春季會議揭幕
周二(4月11日)
中國3月CPI
南韓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周三(4月12日)
美國3月CPI
周四(4月13日)
Fed 3月會議紀要
OPEC原油市場月報
德國3月CPI
中國3月出口
周五(4月14日)
法國3月CPI
IEA原油市場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