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因斯學派對需要低通膨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倒果為因。 試想, 把你口袋裡的錢變得比較不値錢, 怎麼能讓你或任何人變得比較有錢呢? 大家都知道凱因斯本人承認, 貨幣貶値讓政府能「 偷偷而且不被發現地沒收公民一大部分的財富。」
為什麼沒有「健康」 的通膨?
為什麼我們會說通膨是壞事?許多經濟學者不同意這個說法,堅持低通膨其實是好事。
2020年夏季,數以百萬計的人因為疫情封城而失去工作。聯準會主席傑洛姆.鮑爾(Jerome Powell)宣布,聯準會將允許物價漲幅超過2%的正常範圍,因為央行相信這代表「穩定」。他承認:「許多人認為聯準會願意推高通膨是很反直覺的事。」鮑爾繼續解釋道:「低而穩定的通膨對運作良好的經濟體來說卻非常重要。」
他還說道:「(我們)當然會注意主要項目的價格,例如食品、汽油和住處對許多家庭帶來額外的負擔,尤其是因為失業和失去收入而陷入困難的家庭;然而持續過低的通膨可能導致嚴重的威脅。」
鮑爾這個反直覺的信念,在整個經濟界普遍獲得迴響。經濟研究網站Marketplace.org 訪問的一位經濟學教授,就認同這樣的說法。網站是這麼寫的:「沒有通膨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問題, 因為當物價下跌, 薪資也可能跟著減少,企業銷售物品所獲得的錢也變少了。」但在疫情發生前似乎並非如此,那時的通膨不到2%,所得卻同時成長飆升。2019年,家庭所得成長中位數是6.8%,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增幅。
但經濟學家和媒體界的許多人,卻持續吹捧通膨應有的好處。幾年前,就在大衰退的時候,《紐約時報》讚揚重返凱因斯學派的通膨主義。他們的報導宣稱:「不只是聯準會,許多人都認為通膨會有幫助。」舉例來說,阿拉斯加州安哥拉治市的學校董事會,就指望通膨能使教師的薪資不要漲太高;包括好市多(Costco)和沃爾瑪(Walmart)在內的零售業者,也希望較高的通膨能使獲利提升;聯邦政府也期望通膨能減輕其債務壓力。報導中引述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肯恩.羅格夫(Ken Rogo)的意見:「持續溫和的通膨不是值得擔心的事。」事實上,他還說:「我們應該要欣然接受。」
但真的是這樣嗎?不知道有沒有人問過李察.迪克森(Richard Dixson)對這個傳統觀點有什麼意見。迪克森和妻子住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市,要扶養4個年幼的孩子,現在一個月的尿布花費飆漲到300美元。更高的物價已造成生活的負擔,使這對中年夫妻必須減少必需品的花費。
或是瑪莉莎.羅柏茲(Melissa Roberts),這位住在芝加哥郊區的年輕母親有四個孩子,她的伴侶在疫情期間失去了家具業務員的工作。食品價格飆升導致許多家庭面臨食品雜貨支出暴漲,迫使他們選擇較便宜、不健康的飲食,減少食用肉類和新鮮蔬果。
那麼像柬埔寨這樣的貧窮國家又如何?螺旋向上飆升的食品價格已導致普遍的飢餓甚至是饑荒,使新冠肺炎的惡夢更雪上加霜。如果去問這些人,我們可不認為他們會覺得物價上漲有任何好處,而他們是對的。聯準會推升物價的政策,用鮑爾的話來說是「反直覺」,因為這和常識根本相反;2%、5%或任何的通膨都沒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