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通膨氣焰仍高,但美國銀行接連爆雷,逼得聯準會上演了「鴿派升息」。畢竟聯準會「也是人」,決定聚焦在物價上,至於防範金融風險,它不須負全責,先靜觀其變。
英格蘭銀行的雛型在一七九七年出現以來,有紀錄記載的銀行(僅限於西方國家)倒閉起碼出現過二十萬起。一九二九至三三年的大蕭條期間,光美國就有超過九千家銀行倒閉,並引發大眾恐慌。
為防範銀行擠兌,消弭系統性風險,美國設立了聯準會,作為銀行流動性的最後提供人,和之後出現的儲蓄保險和銀行監管,構成了美國金融穩定的三角支架。其他西方經濟體也建立起類似的架構。
然而,銀行倒閉並沒有因此消失。幾乎每一次經濟下行週期,都會有銀行倒閉;幾乎每隔二十年,就會有一次比較大的金融系統性危機。八十年代的存貸銀行危機(savings and loans crisis)和十幾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美國最近的兩例,還有十年前的歐債危機。全球化之下,銀行危機有同步共振的傾向。
銀行業務本質上就是收取短期存款,借出長期貸款,賺差價。年期錯配、風險錯配,是與生俱來的。這種錯配,在經濟繁榮、市場火爆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當經濟不景氣、市場低迷時候,裸泳者就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