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全球各國在國防安全、軍備武器的投資只增不減,使得軍工產業的相關類股,成為2023年資本市場最亮眼的明燈,股價也紛紛起漲。
三月六日,《中國時報》頭版刊登一則重要新聞,標題是「大陸國防預算高達一.五五兆人民幣」,內容寫著中國今年國防支出較去年成長七.二%,增幅創近五年次高,是台灣的十一.七倍,以及李克強籲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武器裝備費用占比逐年升高,中國還有「隱形軍費」,難以估算實際數字。
中時報系在台灣一向被視為統派,這則中國國防預算的報導被拿來當頭版大新聞處理,有凸顯中國國防軍力強大的味道;不過,這是全球性的現象,其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轉折點。一九九一年舊蘇聯解體後,各國相繼裁減軍備,如今俄羅斯大軍壓境,大家終於意識到強化軍備的重要。因此,像波蘭一口氣訂了五百套海馬斯(Himars)的高機動性長程火箭系統,烏克蘭光靠二十套海馬斯已在戰場發揮極大威力。而世界各國也記取烏克蘭教訓,重新評估彈藥庫存、武器系統與供應鏈,法國軍事分析家海斯柏格形容二○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是「後冷戰時代的終結」。
除了中國一.五五兆人民幣的大撒幣外,全球各國的國防預算都顯著拉高,例如美國參議院去年十二月通過《國防授權法》,將國防預算從二二年的七五三○億美元,拉升到八五七九億美元,年增十四%;日本也通過六.八兆日圓的國防預算,折合約五一○億美元,增幅更高達二六%;法國也有四二八億美元,增幅七%,西班牙一二○億美元,義大利八十二億美元。台灣也通過國防預算案,金額從二二年的新台幣五一四七億元,拉升七一六億元,達到五八六三億元。
各國在國防安全的投資只增不減,幾乎已是世界的共識與潮流,除了俄烏戰爭升高危機,台海情勢也成世界焦點。《經濟學人》總是把台灣形容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被國際媒體擴大渲染,外資在過去三年從台股提款二.二三兆元,單是二二年就大舉賣超台股一.二三兆元,而賣超台積電就高達一○八.七萬張。外國人拿放大鏡看台灣,台灣也必須展現加強軍備的決心,並重建自己的軍工體系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