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嚴重的產業有可能發展自動化,或由資訊科技的軟硬體,填補人力短缺的生產力;
或許3至5年後,美國各行業擁有最強大的人力解決方案,投資機會也將隨之而來。
三年前的此刻,加州開始居家避疫與在家上班上課的措施,美國成為疫情國家,實體經濟嚴重蕭條。隨著兩年前施打疫苗、一年前逐步重啟,原本以為經濟與生活都將恢復正常,但疫情徹底改變美國勞動力市場。
首先是移民人口。從川普上任後的政策收緊與邊境管制,再加上疫情導致入境管制與簽證停發,疫情兩年期間合法移民短少百萬,若計入非法移民,短缺將近兩百萬。對於依賴新移民從事的農業、礦業、製造業與零售業來說,即使景氣恢復,但招工不易已超過一年。
其次,因為產業蕭條與紓困方案而提前退休的人口,以及由純勞力工作轉為收入較高、工作較彈性的轉業人口,還有染疫病逝與長期後遺症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合計也超過一百五十萬。這也難怪過去一年,美國勞動部統計的缺工人數一直都在百萬以上,而美國失業率居然在升息三季後,卻出現五十三年來的新低點。
眾所皆知,聯準會被賦予的兩大政策目標就是控制通膨與穩定就業,但就業市場的結構性改變無法返回,移民政策在目前參眾兩院結構下,也難有重大變革,看來唯有政策性造成企業倒閉、拉高失業率,才有機會化解工資與物價同步上漲的螺旋式通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