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全球瞭望》美國CPI料加速,牽動Fed升息路徑 日央行新總裁任務艱難

全球瞭望》美國CPI料加速,牽動Fed升息路徑 日央行新總裁任務艱難

鍾雲闊

國際總經

shutterstock

2023-02-12 15:06

美國本周將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料這項通膨數據加速,不僅凸顯聯準會(Fed)在抑制物價仍面臨挑戰,並可能牽動其升息路徑。另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將向國會提交日本銀行(央行)新總裁的人事案,可望正式提名植田和男出任,而這位新任總裁對貨幣政策的看法將備受各界關注。

美國CPI料加速 牽動Fed升息路徑

 

美國勞工部2月14日將公布1月CPI,經濟學家普遍預估CPI將較去年同期上升6.2%,升幅比前月的6.5%小;但1月CPI月比將從去年12月的0.1%加速至0.5%,寫下三個月來最大升幅;1月核心CPI月比也連續第二個月上升0.4%。

 

上述預測數字所透露的訊息與Fed看法相符,亦即雖然美國通膨已從40年高峰回落,但央行官員仍須進一步調高利率,以確保消除物價壓力。投資人高度重視CPI數據,這項通膨數字將影響美股走勢,也將牽動Fed升息步調。若通膨加速,可能會導致美股承壓。

 

上月美國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走勢也可能令Fed官員感到不安。美國央行官員已經意識到商品價格下跌在通膨放緩中的作用,Fed主席鮑爾等多名官員已表示,將密切關注這種情況是否會擴及服務業。鮑爾說,商品領域的通膨已開始回落,但服務業尚無跡象,這得花點時間。服務業占美國經濟的比率達56%,居各大產業之冠。因此,如果央行官員要讓通膨回到2%目標,服務業通膨動向至關重要。

 

上周Fed官員輪番上陣,幾乎都傳遞同一看法:央行需要把基準利率維持在高點一段時間,以確保通膨完全受控。本周仍將有多位Fed官員發表演說,包括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費城聯準銀行總裁哈克(Patrick Harker)、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洛根(Lorie Logan)在內,預料將繼續釋出鷹派信號。

 

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估Fed 3月升息1碼(25個基點)的機率為 90.8%,升息2碼的機率為9.2%。

 

日央行新總裁植田和男 可能走「平衡」路線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的任期將於4月8日結束,而岸田將在14日向國會提交新總裁人選。據日媒報導,岸田將提名日銀前審議委員植田為下任總裁。若參眾兩院批准這項人事案,植田將於4月9日上任,成為日本二戰後首位學者出身的總裁。

 

現年71歲的植田,197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1980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後曾在加拿大卑詩大學任教,並曾在1998年-2005年擔任日銀審議委員。

 

眼下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植田對日本貨幣政策的看法。在市場傳出植田可能出任日銀新總裁後,投資人初步解讀植田的立場可能偏鷹,引發日圓兌美元匯價上周五一度大漲逾1%,但後來在植田發表鴿派言論後日圓漲勢收斂。

 

但日銀觀察家認為,學者出身的植田在上任後可能會走「平衡」路線,應能結合理論與實務,除依照真實經濟基本面執行政策外,還將重視與市場對話。相較下,之前被市場視為總裁接班人熱門人選的日銀副總裁雨宮正佳,可能會持續走「寬鬆」路線,難以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

 

然而,植田的任期也可能是日銀史上最動盪的五年,一旦錯判經濟形勢、或錯誤傳達信號,很可能會引發股債匯市劇烈震盪。因此,如何摸索出一條讓超寬鬆政策平穩退場的道路,是一項艱難任務,個性謹慎的植田,可能就是岸田眼中合適的掌舵人。

延伸閱讀

對景氣抱持信心!台灣美國商會2023調查報告:88%會員公司計畫在台維持、擴大投資
對景氣抱持信心!台灣美國商會2023調查報告:88%會員公司計畫在台維持、擴大投資

2023-02-14

別賭美國會輸!拜登國情咨文脫稿嗆中「若威脅主權,勢必採取行動」,宣布基建原料須「美國製」
別賭美國會輸!拜登國情咨文脫稿嗆中「若威脅主權,勢必採取行動」,宣布基建原料須「美國製」

2023-02-08

科技業一直裁員,美國失業率卻創低,連經濟學家都跌破眼鏡!奇特就業現象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科技業一直裁員,美國失業率卻創低,連經濟學家都跌破眼鏡!奇特就業現象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2023-02-06

用飛彈打中國氣球,美國太小題大作?事情沒想像簡單 關於間諜氣球5QA告訴你:為何中國不用衛星
用飛彈打中國氣球,美國太小題大作?事情沒想像簡單 關於間諜氣球5QA告訴你:為何中國不用衛星

2023-02-06

月配息ETF不會讓你賺更多!00919+0056+00878自組「月月領」,照樣每月數錢又分散投資風險
月配息ETF不會讓你賺更多!00919+0056+00878自組「月月領」,照樣每月數錢又分散投資風險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