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理論來看,全球化分工可溯及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的絕對利益說和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說,其觀點主張資本相對便宜的國家應該集中資源生產資本財,勞動相對便宜國家應專精生產勞動財,再透過分工彼此交換所生產的商品,比原本兩國各自生產的成本要低。
然而,2018年美國川普根據301條款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課徵關稅徵收25%的額外關稅,中國也對美國輸入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加以反制。若以2018年中美關稅貿易戰為分界點,在此之前,因為美國的工資成本相較於中國高出許多,中國低工資生產成本正好可以彌補美國高工資生產成本的劣勢,2018年以前的美國和中國互蒙其利,也就是說美國的消費者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商品,而中國也因為商品輸出美國而賺取大量的美元外匯。
中美貿易戰爭其實早在川普選前就已埋下伏筆,川普在選前曾對美國藍領階層承諾,當選以後要縮減中國商品輸入,以保護境內農民和傳統製造業,以本國產品替代進口品的進口替代模式提高美國農業和製造業就業人數。
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川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增加的稅賦最後多數還是轉嫁到美國境內消費者身上,加上去年二月的烏俄戰爭以及前年延續迄今的疫情兩隻黑天鵝助孽,美國出現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民眾短期內不太可能買到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輸美商品,這是活生生美國用關稅當財政工具扭曲市場正常價格機能,讓原本便宜的進口商品因為美國對其加徵關稅之後變得比美國境內企業生產的成本還貴,美國採取弱全球化的關稅報復財政手段,導致其自食通膨的惡果。
特別是美國拜登總統上台以來,眼看中國許多高科技公司紛紛嶄露頭角進軍國際市場,老美擔心自身科技龍頭地位不保,在去年10月開始針對輸出中國先進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採取管制措施,其中包括美國晶片公司必須獲得許可方能出口先進製程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到中國,這些晶片都是當前智能手機、電動車、國防精密武器等高科技產品的重要零件。
拜登的晶片法案是2018年中美貿易關稅之戰的延長賽,儘管目前中國還是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和電腦硬體製造商,美國拜登總統卻頻頻以保護國家資安為由,限制中國取得高端晶片的技術,令人莞爾的是,奉行資本主義鼓吹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美國正全力抵制全球化,在另一方面,標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國家均富的中國此時卻選擇捍衛全球化。
作者簡介_王有康 教授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副教授退休
台灣網路大學校長
台灣展賦學會總導師
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