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俄烏坦克大對決2/美宣布提供31輛M1戰車,拜登:烏克蘭將發起反攻…歐美運交主力戰車能逆轉戰局?

俄烏坦克大對決2/美宣布提供31輛M1戰車,拜登:烏克蘭將發起反攻…歐美運交主力戰車能逆轉戰局?

趙承益

國際總經

shutterstock

2023-01-26 20:30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拜登1/25發表電視演說時強調,目前美國已有300輛裝甲車前往烏克蘭的途中,同時,烏國也已收到800多種武器,接下來美國還會提供烏軍31輛「M1艾布蘭」主戰車並加以培訓,「春天來臨之時,烏克蘭也將捍衛領土、發起反攻」。

隨著俄烏戰爭邁入第二年,目前雙方在烏克蘭東部持續拉鋸,形成膠著,如同冬天的積雪,越陷越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立下新年新希望,矢言在今年底收復失土,或至少如西方觀察家所言,徹底終結俄羅斯的入侵威脅。

俄烏大戰的決戰點,在於哪一方的坦克戰力能碾壓對手,我們在開春引領大家深入烏東前線,解析這場坦克大對決。

台灣農曆年前,俄羅斯靠著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猛攻烏東礦業小鎮蘇勒答爾,顯有志在必得之勢。俄軍拿下後進駐砲兵,尚在烏克蘭掌握下的烏東重鎮巴赫姆特(Bakhmut)便在火砲10公里的射程之內。

 

如今蘇勒答德陷落,烏克蘭對重裝甲提供聯兵──步(步兵)、戰(戰車)、砲(砲兵)協同作戰的需求更形迫切。

 

戰爭研究所(ISW)俄烏方面分析師巴洛斯(George Barros)認為,烏克蘭需要更多機械化裝備,讓部隊能夠採取主動。他說:「我希望美國撥交布雷德利戰車的決定,能立下烏克蘭最終取得西方主力戰車的先例。」

 

在一般媒體或民眾眼裡,無論布雷德利戰車或德國貂鼠式(Marder)都是俗稱的坦克(tank)或戰車,但嚴格來說,這種裝步戰車只是強化了火力的步兵交通工具(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就連法製的AMX-10 RC都不算真正的戰車,只能算是「輕型戰車」。

 

其實美國在決定提供布雷德利戰車給烏克蘭之前,已捐贈了200輛的M -113裝甲車,但M -113火力薄弱,只能充當運輸工具,被烏軍戲稱為「taxi」。

 

烏克蘭目前擁有什麼戰車呢?全是俄製的T牌戰車。除了原本保有俄製戰車外,還有在戰場上虜獲(據稱有500輛)的、還有波蘭和捷克捐贈後翻修的。據情報分析網站 Oryx統計,烏克蘭已折損 441輛戰車。

 

但突然間,就在美國宣布援助布雷德利戰車之後,原本忌憚提供火力太強武器會遭俄羅斯遷怒的北約(NATO)國家,竟爭先恐後地想成為第一個提供烏克蘭現役主力戰車的西方國家。英國政府已允諾,將提供14輛現役的挑戰者二式(Challenger 2)主力戰車;波蘭政府也希望徵得德國同意後,將北約多國採用的德國製14輛豹二主力戰車運交烏克蘭。更為轉折的進展是,連德國政府本周也宣布將運交14輛豹2戰車給烏克蘭,拜登政府預料也將宣布交撥31輛 M1戰車給基輔政府。

 

以豹二戰車為例,無論火力、裝甲、射程,都勝過前華沙國家已捐給烏克蘭大約300輛的俄製戰車。

 

▲德製豹二戰車。WIKI

 

大多數西方分析師認為,相較於挑戰者二式,豹二戰車因為已有歐洲16個國家採用,可以提供的訓練和維修也多,最適合烏軍使用。

 

烏克蘭國防部長顧問薩克(Yuriy Sak)向金融時報指出,「200輛戰車將足夠組成兩個戰車旅,局面將因此改變,就像美國提供海馬式(Himars)火箭改變戰局一樣」。

 

不過,烏克蘭一再強調, 若要克復俄羅斯侵占的領土,需要600輛到700輛裝步戰車和300輛主戰車。

 

但烏克蘭要組成一支200輛、相當於法國總軍力的現代戰車部隊,可謂艱難的任務。但薩克有信心,烏克蘭軍人「學得快,我們也有信心能讓所需的基礎建設就緒,做好主戰車的維修和後勤」。

 

曾任英國皇家戰車團指揮官的退役上校德.布雷頓-戈登(Hamish de Bretton-Gordon)說:「戰車(主力戰車)最能用來奇襲,能靠火力和運動驅逐並擊潰敵軍。」

 

「我認為如果提供西方戰車,優秀的烏克蘭陸軍能向俄羅斯適度展現戰車作戰的本事。若再結合美法已提供的裝甲車,這支部隊就能發出必要的一擊,將俄羅斯逐出烏克蘭。」

 

▲英製挑戰者2式戰車 wiki

 

西方各國今年決定或考慮運交烏克蘭的戰車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延伸閱讀:

俄烏坦克大對決1/兩軍相距500公尺、無人機直擊烏軍打帶跑偷襲戰術!烏東膠著戰如何勝出?

俄烏坦克大對決3/讓俄軍戰車重傷,全靠單兵操作這兩款火力!雙方奉行的「蘇式打法」究竟怎麼打?

 

另外以車用產品來說,Mini LED也因為繼承了LCD(液晶顯示器)的優點、而又沒有OLED的缺點,因此有望卡位其中。除了車內觸控面板有望採用外,未來邁入自駕車時代,Mini LED也能爭取進入車尾看板,這些都是即將出現的商機。

 

由於市面上已有LCD、OLED兩種主流面板技術,Mini LED的競爭力究竟能否禁得起考驗,並與之抗衡?故事得要先從Mini LED/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的緣起開始。

 

一四年,蘋果傳出開始研發將LED晶粒,微縮成為自發光的Micro LED技術,引起台灣LED、LCD廠的重視。但Micro LED研發難度過高,台灣LED晶片龍頭、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在一七年,重新定義微縮難度較Micro LED低的新規格,即為Mini LED。因為擁有高對比、廣色域特性,也常被拿來與前幾年暴紅的OLED面板互相比較。

 

過去小尺寸OLED成功地在手機面板上攻城掠地,但它的中、大尺寸價格高、壽命短等劣勢,至今仍無法克服,反而給了Mini LED機會。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研究副總儲于超分析:「Mini LED的信賴性比OLED好很多。」Omdia分析師蘇冠錦也指出:「雖然以現在技術而言,OLED技術還是比較好,但是長期開發之下,Mini LED若可以做到功耗降低、成本下降的話,未來就是Mini LED(的機會)。」

 

面板成本競爭力分析

 

祭出垂直、水平整合  台廠拚技術的「絕地大反攻」

 

台廠在LCD、LED產業扎根深厚,自然對Mini LED懷抱著憧憬。尤其趁著韓國供應商還專注在OLED市場、陸廠技術尚未跟上時,紛紛瞄準這波新崛起的零組件商機。話雖如此,台廠搶得到嗎?哪些台廠布局在前,最有機會搶得先機?

 

台灣唯一能供應Mini LED筆電擴散板、穎台科技總經理林俊役觀察:「台廠相對來說技術比較領先,因為先投入(Mini LED)自然能享受長一點的好光景。」創業近二十年的穎台,為了接下Mini LED訂單,特別重新設計擴散板結構、配方,新擴散板除了能幫助Mini LED晶粒發光更均勻之外,非常輕薄、特殊耐高溫的材質,更可以緊貼著Mini LED背光模組。林俊役驕傲地說:「我們的擴散板和Mini LED背光模組之間幾乎是零距離。」

 

翻開外資報告,目前推測的蘋果Mini LED平板供應鏈,大部分都是屬於台灣公司。已經出貨Mini LED模組給微星Mini LED筆電的隆達總經理唐修穆就認為,台灣擁有面板、印刷電路板(PCB)、驅動IC、品牌客戶研發中心等完整的群聚效應,「對加快產品開發很有幫助。」如今,業界也盛傳隆達打進小米Mini LED電視供應鏈。

 

不過,就算是台灣供應鏈已經初步成形,但品牌廠商也希望零組件廠可以提供更成熟的解決方案,台廠也積極透過垂直、水平整合供應給客戶。集邦科技分析師陳恕勛指出:「未來具有整合模組能力的公司,將會是面板廠為主。」也因此,台灣兩大面板廠群創、友達,角色將更顯吃重。

 

而外傳獨家囊括蘋果Mini LED晶片訂單的晶電,在六月投下震撼彈,宣布攜手過去的競爭對手隆達共組投控,等於間接加深與隆達最大股東友達的關係,最引人關注。

 

另外,設備廠惠特、梭特也透過技術結盟的方式合作,拿到了晶電外包的蘋果Mini LED後段代工訂單。惠特董事長徐秋田就說:「我們像是軍火商的概念,晶電對我們期待滿高的。」

 

就連往Mini LED驅動IC發展的聚積科技,也宣布和觸控IC設計公司義隆電子展開合作,目標是提供給客戶全方位的Mini LED IC解決方案。種種現象,可看出台廠正有條不紊地整合當中,持續帶頭領先Mini LED技術的可能性又提高了許多。

 

嚴防韓廠、陸廠奇襲  產業無法迴避的「價格戰」

 

但在勝利的凱歌奏響之前,仍有多項挑戰待解決。首先Mini LED成本、良率問題有待克服;其次,則是消費者接受度。根據專業顯示機構DSCC十月的報告,在五十五吋、六十五吋的Mini LED面板價格,已經能與同尺寸的OLED互相競爭、甚至價格更低,不過在尺寸較小的電腦螢幕上,價格仍不親民。林松耀也提醒,顯示器市場通常是價格取向,業者要推出相關產品,需要思考不同的產品定位。

 

就算成本、良率都順利克服,消費者也願意接受,還有一大隱憂。那就是產業常見的殺價競爭,是否會從LED、LCD產業轉移到Mini LED上。鑽研LED技術多年的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洪瑞華便憂心忡忡地說:「台灣過去LED廠商會這麼辛苦,就是因為大陸廠商,由於Mini LED門檻相對比Micro LED低,會很擔心大陸那邊追過來。」

 

除了陸廠外,其他國家廠商皆不是省油的燈。謠傳歐司朗、LG、夏普也都在蘋果Mini LED供應鏈名單上,面對這些強力競爭者,台廠優勢能夠持續多久,也值得觀察。

 

最後,來自OLED的技術、成本競爭,也是如影隨形。對比韓廠、陸廠可以雙手押寶OLED、Mini LED,台灣面板廠因為缺席OLED資本投資而只能單押Mini LED。業界盛傳,韓廠試圖透過授權OLED技術給陸廠的方式,降低整體OLED的生產成本,倘若如此,Mini LED與OLED兩強之爭勢必會延續下去,這些皆是堵在台廠面前的挑戰。

 

不過台廠已經練兵多時,不管是供應鏈管理、專利以及客戶掌握上早有準備。布局Mini LED基板材料許久的長華集團董事長黃嘉能直言:「未來Mini LED可望有三到五年的好光景。」台廠這次成功抓住趨勢,成為市場上的領先族群,光電業者除了企盼疫情黑影趕快散去,更期待Mini LED商機噴發的那一刻,盡快到來。

 

面板優劣分析

延伸閱讀
澤倫斯基訪美獲近570億軍援 美國砸錢幫烏克蘭純粹佛心來著?一理由證明這是個好投資
澤倫斯基訪美獲近570億軍援 美國砸錢幫烏克蘭純粹佛心來著?一理由證明這是個好投資

2022-12-23

美軍援18.5億美元含愛國者防空系統,澤倫斯基赴國會演說:自己的仗自己打、烏克蘭永不投降
美軍援18.5億美元含愛國者防空系統,澤倫斯基赴國會演說:自己的仗自己打、烏克蘭永不投降

2022-12-22

烏克蘭總統 曾被譏為「投降者」的英雄 澤倫斯基
烏克蘭總統 曾被譏為「投降者」的英雄 澤倫斯基

2022-12-14

別忘了我們曾跟希特勒談判釀成二戰!斯洛伐克軍援烏克蘭,狠批俄羅斯逼和談「不懷好意」
別忘了我們曾跟希特勒談判釀成二戰!斯洛伐克軍援烏克蘭,狠批俄羅斯逼和談「不懷好意」

2022-12-12

波蘭遭飛彈轟炸2人亡,兇手不是俄羅斯?美聯社:美官員初判烏克蘭防空飛彈所致
波蘭遭飛彈轟炸2人亡,兇手不是俄羅斯?美聯社:美官員初判烏克蘭防空飛彈所致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