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中國與西方世界脫鉤造成的反全球化,將如何影響經濟大勢?

中國與西方世界脫鉤造成的反全球化,將如何影響經濟大勢?

政府治理透明性偏低造成政策不確定性,乃長期是中國發展經濟最大的隱憂之一 。以2022年底出現讓世界各國嚴重低估的COVID「清零」政策大逆轉而言,關鍵因素之一是關於病毒清零的政治面的考量,在2022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之後,隨人事變動底定煙消雲散,使大幅的路線改變較為容易。

 

深陷困境的經濟發展加上來自底層的要求,使中共決策中樞在毫無足夠的防疫管控配套的情況下,倉促全面開放國內外旅行。現反而造成全世界擔憂的是,中國是否在沒有計劃確保足夠的醫療資源且提供透明可靠資訊的情況下,形成世界其他國家防疫危機,可能讓全世界回到2020年疫情發生之初。

 

當中國由嚴厲封控轉向到與病毒共存的不歸路,解封之後全國確已病例激增,但過程中國國內以及國際可能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

 

觀察經濟體系中決策的變化,似與中國內部發展所面臨的瓶頸與各權利集團間利益矛盾及妥協有關。

 

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激增 引發外資疑慮

 

首先觀察圖一顯示中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指數。Steven J. Davis, Dingqian Liu, Xuguang S. Sheng等作者使用量化方法,分析中國大陸的兩家主要報紙 (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對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相關概念的用語(例如不明確、 未明、 難以估計這類的詞彙)在報導中出現的頻率。

 

圖一、中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指數

資料來源: Davis, Liu, She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 China Since 1949: The View from Mainland Newspapers."

 

圖一中可見中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指數從2018年後大幅增加,到2021年後雖然有所緩和, 但很快由2022前半年再度大幅提升,媒體中經濟政策不確定的情緒幾乎是2018年期初的3倍到4倍。

 

企業經營勢必將政策風險考慮在內, 跨國企業對經營環境尤其敏感,中國經濟政策方向不明, 自然造成投資意願的下降。

 

紐時:2022年最具影響事件「中國與西方世界脫鉤」

 

 

中國的不確定性,恐連長期來為其政權辯解的外國朋友都感無奈挫折。2022年11月,紐約時報有一篇題目頗令人側目的專欄評論「中國如何失去美國? 」(How China Lost America? )作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指出若是未來歷史回顧2022年最具影響的事件,當屬在習近平領導下,結束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與西方各方面的穩定融合,形成中國脫鉤(Chexit)於歐美國家 。

 

此位多次獲普立茲獎肯定且多本暢銷書作家,言論頗富爭議,過去受到美國文化界中不少的質疑。例如在2009年他曾於華盛頓觀察家(Washington Examiner) 撰文讚揚中國的一黨專制,稱其領導人讓經濟成長迅速,在 2011 年接受英國國家廣播 (BBC)採訪時,表示希望他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有強大的美國與強大且繁榮的中國相抗衡的世界,而不是你所擁有的世界」。

 

更不用說佛里曼也容忍他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在中國大陸的中譯本,刪除不利於中共政權的部分。現今從佛里曼口中,居然出現認為中方需要為了美中交惡負擔較大的責任,對中共立場南轅北轍的言論,實頗為耐人尋味。

 

佛里曼文中列舉中國各項毫無反躬自省之問題, 第一項就是中國任中方企業巧取豪奪西方公司的智慧財產權,不願認真執行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的承諾。

 

其次中國政府煽動狂熱的民族主義,近年來幾近失控,對周邊國家毫無掩飾地威脅擴張,更遑論遵循文明社會所接受的國際秩序,變得讓長期為中國在美國國會遊說的團體,如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和中美總商會(United States of America-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處境尷尬 ,幾毫無立場為中國進行辯解。

 

最後一點,佛里曼指近來處處侵犯隱私、擴大控制、卻違反科學的「清零」政策,不僅危害了中國的經濟以及人權,更造成全世界經濟活動的動盪,成為壓垮美國( 事實上也包括西方國家及日本)對中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顧中國經濟:成長速度逐年放緩 2022年GDP達標機率渺茫

 

過猶不及的防疫政策引發經濟政策方向的雜亂無章,反應在總體經濟成長的放緩及前景的疑慮。

 

圖二顯示由2019年第3季 至2022年第3季(分別為以前年度當季為基準、與上一季相比)為止,中國每季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由2010年起,經濟成長速度已緩步由10%的區間下降到2019年大約6%左右的水準。

 

圖二、中國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 2019年第3季至2022年第3季

資料來源: 中國國家統計局

 

雖說當時中國經濟表現不如之前,但屬進入較先進開發中國家的正常現象,在人均國民所得相近的開發中國家(如俄羅斯、馬來西亞、保加利亞均在1萬至1.2萬美元間)而言,尚屬前段水準,但2020年之後,進入大幅震盪階段。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第2季經濟大幅且短暫的衰退6.8% ,但中國經濟幾乎立刻就迎來了復甦。也就造成2021年第2季,因前1年基期甚低而且產生超高的16.3%成長。

 

然到2021年第4季之後,經濟成長力道似有減弱之勢,形成4%到5%之間的一個新常態,甚於2022年第2季中國的GDP成長率僅為0.4%,創下2020年第2季COVID-19疫情來的低點,雖然到第3季回升為3.9%,根據數據,消費零售額在2022年4至6月較2021年同期下降了4.6%。

 

儘管在第四季的增長應該仍將符合預期,但也預示中國2022年幾乎已不可能達成官方設定的5.5%成長目標。

 

中國貿易順差創紀錄 亮眼數據下的本質

 

創紀錄的貿易順差看似是中國2022 年的經濟成就,但深究可能並非如表面上的亮眼。預計2022 年中國將創造超過 8,000 億美元的出超,同時改善與大多已開發經濟體的貿易平衡 ,例如多年對德國的貿易逆差將轉為順差。但龐大的貿易順差與其說是驚人的出口增長的結果,實質歸因於進口疲軟。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中國的出口成長率(第二季為 12%)落後於全球平均(第二季為 17%)。 代表了中國製造業實力的電子和機械出口截至 10 月僅成長 7%。反觀截至 10 月進口僅增長 770 億美元,進口疲軟, 且所有進口增長都來自能源。

 

若是排除石油和天然氣的貢獻,到 10 月份,中國的進口總額實際上減少了 360 億美元。這也反應了2022年到11月為止,為何如俄羅斯(增加32%)、印尼(22.7%)、新加坡 (22%)成為中國所有貿易夥伴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有些人認為進口衰退是因為中國本身的產出替代進口,然而真實狀況並非如此。以最常為例的汽車業,由2021 年的 160 億美元逆差變成了 2022 年的 10 億美元順差,中國汽車業似已成功實現製造的本土化。不可否認,中國的汽車業(特別是電動車)國際競爭力近年來大幅提高,然而2022年超過 2,000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增長中,汽車出口貢獻不到 1%,並不能真正解釋中國貿易順差的增加。

 

再者,進口替代是一個漸進且相應地反映在貿易格局中的過程,反觀中國2022年進口成長的收縮絕非漸進。 2022 年 前3個 月,進口仍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上海封城期間突大幅跌落。且在此同時中國仍進口更多半導體,這也是為什麼臺灣對中國2022年到11月為止還有約以前1,140億美元的出超,這表明事實上進口替代的進展緩慢且充滿挑戰。

 

有鑑於中國進口成長與 GDP 成長高度相關的長期歷史關係,對進口衰退最簡單的解釋是國內需求疲軟。 但即使取消零新冠病毒政策且經濟復甦,但面對經濟政策高不確定性,對中國進口反彈幅度的預期也恐應保守為宜。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疲軟 經濟成長重要引擎熄火?

 

再觀察圖三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022年1月之前, 長期以來均維持在對於前景樂觀的120上下, 在2022年4月之後,大幅衰退到創歷史新低的87, 此後連續五、六個月都維持此水準。

 

由於民間消費佔中國國民生產毛額超過38% (2022年9月的估計) ,比起2011年前後高出將近4%, 這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似出現熄火現象, 不利於中國可預見未來的發展。

 

圖三、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

資料來源: 中國國家統計局

 

回顧中國在過去12年的經濟成長率因國民所得逐漸提高, 由2011年的9.55%下滑到2019年的5.95%;雖然中國經濟成長不如其自身從前,但也和世界各發展成功國家的經驗相去不遠,甚至比當今大部分相同等級國家表現為佳。

 

相較 2021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8.1%,如表一所示,國際貨幣基金在2022年9月公布最新預測, 2022 年 GDP 成長率約為 3.2%,2023 年為 4.44%,分別比 2022 年 4 月的預測下修 1.2和 0.7 個百分點。

 

表一、中國經濟成長率預測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中國國家統計局

 

結論

 

參考歷史並綜合上述,中國經濟成長的放緩,似已難以避免。若要維持下一個階段的經濟成長,除非北京當局對經濟政策改弦更張,採用新的思維處理對外關係以及控制疫情,促進產業升級。否則考慮國外投資減緩的因素,則長期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程度,可能會比之前預期更為顯著。

 

中國與世界脫鉤造成的反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現象早有跡可循,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問題勢必影響全球,特別周邊國家,國際投資人應審慎應對。

 

作者簡介

邱萬鈞

美國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 MA

孫智嫻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副教授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 Kaohsiung, Taiwan

延伸閱讀

中共犯台,美軍會來嗎?學者分析陸攻台模式:美國不得不來,且一定海空聯合反擊
中共犯台,美軍會來嗎?學者分析陸攻台模式:美國不得不來,且一定海空聯合反擊

2023-01-05

白紙革命延燒》誰說中共不會倒?范疇:當這情況發生「中共不出兩年必然解體」,一垮就是突然垮
白紙革命延燒》誰說中共不會倒?范疇:當這情況發生「中共不出兩年必然解體」,一垮就是突然垮

2022-11-30

就算是無恥小人,也會在六四天安門時為廣場學生送水!范疇:台灣人不能不了解的中國2個特質
就算是無恥小人,也會在六四天安門時為廣場學生送水!范疇:台灣人不能不了解的中國2個特質

2022-11-30

立院火速三讀「3大法案」剝奪人民監督權力、侵害司法獨立!賴清德《財劃法》提3問:人民安全何在?
立院火速三讀「3大法案」剝奪人民監督權力、侵害司法獨立!賴清德《財劃法》提3問:人民安全何在?

2024-12-21

選罷、憲訴、財劃法在吵什麼一次看!為何國民黨硬要本周搶修法過關?藍綠48小時攻防全紀錄
選罷、憲訴、財劃法在吵什麼一次看!為何國民黨硬要本周搶修法過關?藍綠48小時攻防全紀錄

2024-12-20